[发明专利]一种可以直接测量操舵倒航机构操纵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2284.3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7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翟志红;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直接 测量 操舵 机构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机械设计领域,涉及一种试验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环境下可以直接测量操舵倒航机构操纵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常通过理论方法进行喷水推进操舵倒航机构操纵力估算。由于理论计算大多忽略了机构内复杂流动引起的损失,导致估算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影响机构设计与性能预报。此外,操舵力和倒航力在机构中力的作用点在理论方法中很难确定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直接测量操舵倒航机构操纵力的装置,可以直接测量不同工况下喷水推进操舵倒航机构三维负荷数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以直接测量操舵倒航机构操纵力的装置,适用于在模拟工作环境中测量被测操舵倒航机构的操纵力,所述装置包括固定系统、转舵机构和测量系统,所述固定系统设于所述模拟工作环境中,所述转舵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驱动机构、舵柄和转轴,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系统上,所述舵柄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固定系统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舵柄和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与所述被测操舵倒航机构相连,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操纵力传感器,所述操纵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转轴和被测操舵倒航机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系统包括支撑台架和设于所述支撑台架上的两端开口并中空的轴承外套,所述支撑台架设于所述模拟工作环境中,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轴承外套中。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所述上舵承之间设有圆锥滚子轴承。
优选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一侧还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包括唇形密封圈和/或O形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转轴和轴承外套之间还设有滑动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临近所述固定系统,所述滑动轴承临近所述被测操舵倒航机构,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和滑动轴承之间。
优选的,所述操纵力传感器包括六分量力扭矩传感器。
优选的,还包括接收、分析和计算数据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与所述操纵力传感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操舵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架上还设有操舵缸支架,所述操舵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操舵缸支架和舵柄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直接测量不同工况下喷水推进操舵倒航机构三维负荷数据,通过对数据计算得到操舵力和倒航力,还能计算得出操舵力和倒航力在机构中力的作用点,可以直观、实时地观测喷水推进操舵倒航机构的操纵力,具有结构精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转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具体阐释。
如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可以直接测量操舵倒航机构操纵力的装置,适用于在模拟工作环境中测量被测操舵倒航机构1的操纵力。
并结合如图2、图3和图4中所示,装置包括固定系统2、转舵机构3和测量系统4。固定系统2设于模拟工作环境中。模拟工作环境优选为循环水槽或者拖曳水池。
转舵机构3包括依次相连的驱动机构5、舵柄6和转轴7。驱动机构5,优选为操舵液压缸,设于固定系统2上,舵柄6与转轴7固定连接,转轴7可转动的设于固定系统5上,驱动机构5驱动舵柄6和转轴7转动,转轴7与被测操舵倒航机构1相连。测量系统4包括操纵力传感器,操纵力传感器设于转轴7和被测操舵倒航机构1之间。操纵力传感器优选为可以直接测量操舵力和扭矩的六分量力扭矩传感器和布置在机构上的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2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