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宽频无线定位技术的交通灯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75546.5 | 申请日: | 2015-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9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钟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宽频 无线 定位 技术 交通灯 优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宽频无线定位技术的交通灯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贴附在车辆上,发送超宽频脉冲信号的电子车牌;
位于道路旁,互联且同步的至少三个基站,用于接收所述超宽频脉冲信号,上传接收到所述超宽频脉冲信号的时刻;
连于所述基站的交通灯优化服务器,用于根据定位算法和各个所述基站上传的接收到所述超宽频脉冲信号的时刻,生成所述电子车牌的实时坐标,根据所述电子车牌的实时坐标以及预存的交通路口坐标范围,定位所述车辆所在的交通路口,测出所述交通路口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实时获取每秒钟进入所述交通路口中等待区域的车辆数量,根据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以及等待区域的车辆数量,优化所述交通路口中交通灯的红绿灯时长;
其中,所述交通灯优化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车牌的实时坐标以及预存的交通路口坐标范围,定位所述车辆所在的交通路口,测出所述交通路口的平均车速,根据所述交通路口的平均车速,测出绿灯时长时所述交通路口每秒钟能通过的车辆数量;
其中,根据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以及等待区域的车辆数量,优化所述交通路口中交通灯的红绿灯时长,包括以下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详述如下:
第一种方式:根据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以及等待区域的车辆数量的差值,查找预配置的所述差值对应的红绿灯时长,根据所述差值对应的红绿灯时长,优化所述交通路口中交通灯的红绿灯时长;
第二种方式:获取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以及等待区域的车辆数量,将根据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与等待区域的车辆数量相比,生成比例系数,根据比例系数优化所述交通路口中交通灯的红绿灯时长;
根据预配置的比例系数和红绿灯时长的对应关系,优化所述交通路口中交通灯的红绿灯时长;
第三种方式:根据所述等待区域的各个车道的车辆数占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的比例,在所述交通路口的交通灯中,根据所述比例优化所述各个车道对应方向的红绿灯时长;
根据预配置的比例和红绿灯时长的对应关系,优化所述各个车道对应方向的红绿灯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宽频无线定位技术的交通灯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三个基站中,基站与基站之间,采用有线的网络模式或者无线的网络模式互联,所述有线的网络模式包括光纤网络、双绞线组成的以太网、同轴电缆组成的以太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线的网络模式包括WIFI网络模式、3G网络模式、4G网络模式、5G网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宽频无线定位技术的交通灯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交通灯优化服务器3之间,采用有线的网络模式或者无线的网络模式互联,所述有线的网络模式包括光纤网络、双绞线组成的以太网、同轴电缆组成的以太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线的网络模式包括WIFI网络模式、3G网络模式、4G网络模式、5G网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宽频无线定位技术的交通灯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灯优化服务器直连所述至少三个基站中的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或者,所述交通灯优化服务器通过数据交换设备连接所述至少三个基站中的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灯优化系统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车牌发送超宽频脉冲信号至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超宽频脉冲信号,上传接收到所述超宽频脉冲信号的时刻至所述交通灯优化服务器;
所述交通灯优化服务器根据定位算法和各个所述基站上传的接收到所述超宽频脉冲信号的时刻,生成所述电子车牌的实时坐标,根据所述电子车牌的实时坐标以及预存的交通路口坐标范围,定位所述车辆所在的交通路口,测出所述交通路口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实时获取每秒钟进入所述交通路口中等待区域的车辆数量,根据每秒钟通过的车辆数量以及等待区域的车辆数量,优化所述交通路口中交通灯的红绿灯时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算法包括到达时间TOA算法和到达时间差TDOA算法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55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