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抗拉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1148.8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王猛;孙齐松;王立峰;杨子森;吕迺冰;孔祥涛;朱殷翔;李三凯;叶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37/46;B21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软态铜包 钢丝 热轧 抗拉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降低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抗拉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软态铜包钢丝主要应用在数据通讯、电子信息行业及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终端产品对软态铜包钢丝产品的导电性能、拉拔性能、扭转性能、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有严格的要求。针对力学性能而言,要求规格在¢1.0mm-2.0mm范围的软态铜包钢丝产品的抗拉强度要不大于340MPa,延伸率要不小于10%;规格在¢1.0mm以下的软态铜包钢丝产品的抗拉强度要不大于330MPa,延伸率要不小于3%。软态铜包钢丝产品加工生产企业为保证其产品达到下游用户的性能指标要求,对加工生产软态铜包钢丝的原料用钢热轧盘条提出了具体的性能指标要求,热轧盘条抗拉强度要不大于320MPa,延伸率要不小于25%,断面收缩率要不小于70%。同时为保证¢1.0mm以下规格的软态铜包钢丝产品性能指标达到要求,要增加一道退火处理工艺。
常规线材品种钢的轧制工艺主要控制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轧制过程各段工序温度的控制;第二方面是对轧制速度和尺寸精度的控制;第三方面是对冷却速度和缓冷工艺的控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线材产品,要在常规线材品种钢轧制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摸索,制定出新的轧制工艺控制方案,以期达到用户的特殊使用要求。
对于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抗拉强度的降低,采取的就是新的轧制工艺控制方案,有别于常规线材品种钢的轧制控制工艺。首先,采取的是高温轧制工艺控制方案,保证精轧温度稳定控制在940℃以上,范围在940-980℃;吐丝温度稳定控制在940℃以上,范围在940-970℃;在缓冷工艺控制方面,采取超低辊速和加盖保温罩的缓冷控制工艺,能够有效控制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的组织晶粒度不大于6.5级,远小于常规线材品种钢热轧盘条的组织晶粒度级别。采用上述创新轧制工艺控制方案,通过现场对此工艺方案的有效执行和设备能力保证,能够将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的抗拉强度稳定控制在不大于320MPa,满足用户的特殊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抗拉强度的方法,应用在适合加工生产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轧制生产方面,该技术适合在线、棒材等领域进行推广。
本发明采取高温轧制控制工艺,超低辊速和加盖保温罩的缓冷控制工艺,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
a.精轧温度稳定控制在940℃以上,范围在940-980℃;
b.吐丝温度稳定控制在940℃以上,范围在940-970℃;
c.0.18m/s的超低辊速和加盖保温罩的缓冷控制工艺,1-6#风机关闭,7-11#风机开启,开度30-100%;2-10段保温罩关闭,1段和11-13段保温罩开启,保证盘条冷速控制稳定。
通过此发明的轧制控制工艺和缓冷控制工艺,将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的抗拉强度由360MPa降低到不大于320MPa,铁素体晶粒度级别由8级降低到不大于6.5级,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稳定应用,效果显著,产品被下游用户所认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在高速线材厂生产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时应用。
采用本发明的高温轧制控制工艺和超低辊速及加盖保温罩的缓冷控制工艺,在某大型线材生产厂进行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的轧制生产,所生产的热轧盘条抗拉强度能够稳定的控制在不大于320MPa,铁素体组织晶粒度级别为6级,能够满足软态铜包钢丝高端用户的加工使用要求。
采取的轧制工艺和缓冷工艺控制措施是:
a.精轧温度稳定控制在960℃;
b.吐丝温度稳定控制在960℃;
c.0.18m/s的超低辊速和加盖保温罩的缓冷控制工艺,1-6#风机关闭,7-11#风机开启,开度30-100%;2-10段保温罩关闭,1段和11-13段保温罩开启,保证盘条冷速控制稳定。
附表说明
表1为软态铜包钢丝用钢热轧盘条的抗拉强度和铁素体组织晶粒度级别。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1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轧机的推料装置
- 下一篇:轮毂安装面的自动清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