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起落架三向加载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60774.5 | 申请日: | 2015-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3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李清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落架 加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主起落架三向加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起落架是直升机上的关键液压部件,在直升机的着陆和滑行中要承受很大的载荷。直升机每次飞行都经历着从起飞到着陆的周期性交变载荷作用的过程,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直升机强度以及飞行安全。因此在疲劳试验时需要模拟飞行时的受力状态,给主起落架施加三向载荷。
通常一个主落架的轮轴上装有一个轮胎。对于单个轮胎的模拟,可以设计两块平板模拟轮胎的尺寸及安装要求,代替轮毂在轮轴上的安装状态。但是对于大吨位的机型,其主起落架的轮轴上左右对称装有两个轮胎,其单轴双机轮式结构的机轮如何模拟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主起落架三向加载试验装置,能够解决目前试验装置无法对具有两个轮胎的主起落架进行三向加载试验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主起落架三向加载试验装置,包括设置在竖直缓冲支柱底端的轮轴,所述轮轴上设置有用于模拟直升机轮胎的机轮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轮假件包括以所述缓冲支柱的轴心为中心且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轮轴两端的第一机轮假件和第二机轮假件;
所述主起落架三向加载试验装置还包括:
第一加载件,通过螺栓同时且等距地与所述第一机轮假件和所述第二机轮假件相连,且位于所述缓冲支柱的竖直下方,所述第一加载件的力的加载方向为竖直方向;
第二加载件,通过螺栓同时且等距地与所述第一机轮假件和所述第二机轮假件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机轮假件与所述第二机轮假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加载件的力的加载方向与所述直升机轮胎的行驶方向相反;
第三加载件,沿所述轮轴轴线布置,并同时与所述第一机轮假件和所述第二机轮假件固定,所述第三加载件力的加载方向与所述轮轴的轴线方向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机轮假件包括:
相互平行且均与水平面垂直的第一外板和第一内板,且所述第一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内板的面积;
所述第二机轮假件包括:
相互平行且均与水平面垂直的第二外板和第二内板,且所述第二外板与所述第一外板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内板与所述第一内板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加载件是通过所述螺栓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内板和所述第二内板,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二外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加载件是沿所述轮轴轴线方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二外板,并同时与所述第一外板和所述第二外板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机轮假件还包括:
第一中间板,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在所述轮轴上,位于所述第一外板和第一内板之间;
所述第二机轮假件还包括:
第二中间板,与所述第一中间板形状相同,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在所述轮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外板和第二内板之间;
所述第一加载件是通过所述螺栓同时固定在所述第一中间板与所述第二中间板上。
可选地,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加载件的所述螺栓包括两根,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
在未设置有所述第二加载件的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二外板的一侧,还设置有两根螺栓,两根所述螺栓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且两根所述螺栓还同时贯穿同侧的所述第一内板与所述第二内板,另外,两根所述螺栓与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加载件的两根所述螺栓之间两两对称。
可选地,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加载件的所述螺栓包括两根,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
可选地,在设置有所述第二加载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内板与所述第二加载件、所述第二加载件与所述第二内板以及所述第二内板与所述第二外板之间的所述螺栓上均套设有衬套;
在与所述第二加载件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内板与所述第二内板以及所述第二内板与所述第二外板之间的所述螺栓上均套设有所述衬套;
所述第一中间板与所述第一加载件以及所述第一加载件与第二中间板之间的所述螺栓上均套设有衬套。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载件与所述螺栓之间通过第一关节轴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分别通过第二关节轴与所述轮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载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加载件的所述螺栓的垂直下方,所述第三加载件穿过所述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0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板成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中实时跟踪拍摄微型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