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迟发性耳聋基因多通道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57628.7 申请日: 2015-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4711367A 公开(公告)日: 2015-06-17
发明(设计)人: 冯振;景叶松;史桂芝;弭兆元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杨琪;崔苗苗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迟发性 耳聋 基因 通道 荧光 pcr 检测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迟发性耳聋基因多通道荧光PCR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耳聋是临床常见的残疾疾病之一,在临床上根据听觉系统所受影响的性质、原因和病变部位可将耳聋分为三类:传导性耳聋(外耳或中耳病变)、感音神经性耳聋(内耳病变)、混合性耳聋。研究资料显示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与遗传密切相关,由遗传导致的耳聋约占耳聋的60%以上。

迟发性耳聋患者因携带PDS基因,成长过程中在诱发因素(头外伤、剧烈运动、感冒等)的刺激下,可发展成重度耳聋或全聋。迟发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耳聋突变的基因为PDS基因,IVS7-2A>G、2168A>G、1174A>T、1229C>T、1226G>A、1975G>C、2027T>A是PDS基因常见的突变位点,占PDS基因所有突变的70%左右。在正常人群中携带率为1-2%,耳聋人群中检出率为10-15%。

PDS是常见致聋基因之一,由其突变导致的前庭水管扩大是最常见的内耳畸形。PDS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22号区-31号区,突变导致内淋巴囊的高渗液经扩大的前庭导水管并通过连合管返流到蜗管的基底回和前庭,从而损伤感觉神经上皮细胞,当轻微的头颅外伤或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使颅内压力波动经扩大的EVA传至内耳,膜迷路破裂使内外淋巴液混合产生突聋、耳鸣、眩晕。临床主要表现为大前庭水管综合症,俗称“一巴掌致聋”。通过对PDS基因常见突变位点检测,可避免和有效延缓耳聋的发生。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听力健康的关注,目前市场上检测耳聋的试剂盒所用的方法主要有基因芯片法、溶解曲线法、ARMS-PCR法、RFLP法。芯片法一般需要提取、PCR扩增、杂交、洗涤、扫描等步骤,操作较复杂耗时长,对操作者和实验场地要求较高。溶解曲线法对仪器的温控性要求很高,要求仪器具有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HRM)功能,而我们常用的ABI系列荧光定量PCR仪一般缺少此功能。ARMS-PCR法和RFLP法需要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不适于临床应用。

中国专利“荧光PCR技术检测PDS基因IVS7-2A>G突变的方法及其试剂盒”(CN104120167A)公开了一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耳聋基因PDS基因IVS7-2A>G突变的方法及试剂盒,但该试剂盒一个PCR反应管仅能检测耳聋基因PDS上的一个突变位点,无法检测具有较高突变率的2168A>G、1229C>T、1174A>T等其它位点,从而降低了迟发性耳聋筛查覆盖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迟发性耳聋基因多通道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能专一地检测迟发性耳聋中常见的七个位点,一个PCR反应管内可对这七个位点同时进行检测,明确高突变率位点的类别,确定低突变率位点范围,且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客观可控性强,效率高、成本低,闭管操作防污染,适用多通道荧光PCR仪,是临床上进行迟发性耳聋检测的强有力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迟发性耳聋基因多通道荧光PCR检测试剂盒,以PDS基因的IVS7-2A>G、2168A>G、1174A>T、1229C>T、1226G>A、1975G>C、2027T>A突变为检测对象,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所述特异性引物包括用于扩增IVS7-2A>G的引物1,其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用于扩增2168A>G的引物2,其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用于扩增1174A>T、1229C>T、1226G>A的引物3,其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用于扩增1975G>C、2027T>A的引物4,其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所述探针为特异性检测PDS基因的IVS7-2、2168、1174、1229、1226、1975、2027位点是否含有突变,其探针序列分别如序列表中SEQ ID NO:9至SEQ ID NO:15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7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