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TO控制的高速列车制动系统间歇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1743.7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华;何潇;鄢镕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朱绘,张文娟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to 控制 高速 列车 制动 系统 间歇 故障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面向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自动列车运行装置)控制的高速列车制动系统间歇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高速列车运行安全与否。制动距离和精确停车是衡量制动系统性能好坏及制动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高速列车的制动功率不但与列车的运行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而且与制动距离成反比关系。因此,对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进行性能监测并及时检测制动系统的间歇故障,是提高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通常都至少包括制动指令传输装置、制动控制装置和制动执行装置等一整套零部件。根据制动原理的不同,制动系统可分为空气制动系统、再生制动系统等。制动方式包括常用制动、紧急制动、非常制动、停放制动、保持制动、备用制动、救援制动和耐雪制动等。制动模型分为基于制动率控制的制动模型和基于减速度控制的制动模型。由于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超过200km/h,无法依靠司机辨别地面信号来控制行车,只能以车载信号为主来控制列车运行。而车载信号指令都是采用微机控制以数字信号形式产生和发送,伴随有强烈的电磁干扰和环境噪声,而且制动过程中纯机械装置会产生大量磨损,极易毁坏,因此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尤以间歇故障最为普遍。因此,研究基于ATO控制的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间歇故障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制动系统原理并不复杂,但是由于制动系统具有系统响应延迟、指令传送速度慢等特点,使得制动系统性能监测变得十分困难。现有的针对制动系统的检测方法多是针对永久故障的数据驱动方法,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测量数据,并且受到高速列车硬件资源的限制,只能进行简单的检测,而无法实现对间歇故障的有效检测,更不能及时、准确地确定间歇故障的发生时刻和消失时刻来实现间歇故障的准确检测和制动系统性能的实时监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TO控制的高速列车制动系统间歇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ATO控制的高速列车制动系统间歇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在间歇故障影响下的线性逼近模型;
基于所述线性逼近模型,针对制动系统执行器间歇故障构建所述制动系统的标量残差生成器;
基于所述标量残差生成器生成检测信号,并利用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假设检验以对制动系统进行间歇故障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建立所述线性逼近模型包括:
建立制动系统的非线性制动方程;
对所述非线性制动方程线性化处理并结合测量方程建立中间模型;
将间歇故障信号引入所述中间模型以建立所述线性逼近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采用二阶帕德逼近法将所述非线性制动方程处理为线性制动方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建立所述线性逼近模型进一步包括:
将过程噪声引入制动系统以建立带有过程噪声的线性制动方程、将测量误差引入所述测量方程以建立带有测量噪声的中间模型;
y(t)=Cx(t)+η(t)
将间歇故障引入所述中间模型以得到所述线性逼近模型:
y(t)=Cx(t)+η(t)
其中,x(t)为状态参量,A为系统矩阵,u(t)为输入量,B为输入矩阵,w(t)为外部因素引起的附加加速度,E为附加加速度输入矩阵,y(t)为输出量,η(t)为测量误差,C为输出矩阵,F(t)为间歇故障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构建所述标量残差生成器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线性逼近模型,构造多个虚拟执行器通道其中,为第α个方向的虚拟执行器通道,α≤n-1,n为系统维数,使得dim(S*)=n-1,且其中,Im(·)表示象空间,inf(·)表示空间下界,α、n、i为整数;
基于所述虚拟执行器通道和所述线性化逼近模型建立与过程噪声解耦的标量残差生成器:
r(t)=Mω(t)-Hy(t)+Ku(t)
其中,ω(t)、r(t)分别为标量残差生成器的状态变量和输出变量,u(t)、y(t)分别为制动系统的实际输入变量和实际输出变量,通过几何方法计算得到参数J、G、M、H和K,λ为设定的标量残差生成器的极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1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线
- 下一篇:一种使用卫星定位数据实时辨识车辆急加速或急减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