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9849.5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土佐修;平山信一;中嶋好一;鈴木雅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利克雷斯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04 | 代理人: | 余朦,王艳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容纳传动装置等的两个壳体之间以防止油泄漏的金属垫。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即使发生升高或推动现象、或者即使在接合面存在气孔的情况下也能在长时间确保金属垫的有效密封功能,其中升高现象是指两个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大,而推动现象是指壳体沿接合面移动。
背景技术
容纳诸如与内燃机结合的传动装置等的第一壳体和盖状的第二壳体通过螺栓组装在一起,金属垫插在两个壳体之间。通过紧固螺栓来固定两个壳体,在金属垫上设置的凸起被压缩且弹性变形。因此,凸起产生恢复力,其中恢复力在壳体的接合面上形成密封线,以防止油的泄漏等。例如在公开出版的第2011-047508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开出版的第H2-021370号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和公开出版的第H11-230355号日本专利申请中公开了设有凸起的金属垫。
发明内容
公开出版的第2011-047508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中描述的金属垫的凸起具有如该公开的图5所示的初始形状,即具有大宽度的平坦部分在横截面中突出。如本申请的图11A所示,在金属垫被置于两个壳体H1、H2之间且螺栓被紧固的状态之前,凸起100的中央部分紧靠壳体H1,凸起100的底端紧靠下壳体H2。当紧固螺栓时,凸起100被压缩为如图11B所示,该压缩产生凸起100的下凹部分,以相对于壳体H1形成两条密封线101、102并相对于壳体H2形成三条密封线103、104和105。
公开出版的第H2-021370号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中描述的金属垫的凸起具有如该公开的图3所示的初始形状,即具有尖顶的三角形。如本申请的图12A所示,在金属垫被置于两个壳体H1、H2之间且螺栓被紧固的状态之前,凸起200的顶部相对地变形从而具有M形。结果,两个上端部紧靠壳体H1,两个下端部紧靠壳体H2。变形的顶部悬在空中。当紧固螺栓时,如图12B所示,相对于壳体H1形成两条密封线201、202,变形的顶部压靠壳体H2且形成三条密封线203、204和205。
公开出版的第H11-230355号日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金属垫的凸起具有如该公开的图2所示的初始形状,即中央部分和两个侧部沿相反方向突出。如本申请的图13所示,当金属垫被置于两个壳体H1、H2之间且螺栓被紧固时,相对于壳体H1形成两条密封线301、302,并相对于壳体H2形成一条密封线303。应当注意,为了便于说明,通过将该公开的图2颠倒而绘制出图13。
如图14所示,当发生与内燃机反复地操作和不操作有关的温度变化或由于传动装置的移位而发生齿轮啮合时,在壳体H1、H2中观察到诸如沿垂直方向在两个壳体H1、H2之间分开间隙的升高HL现象和沿水平方向的小推动HS现象。如果长时间持续这种现象,则凸起将失去弹性从而降低密封线的表面压力并因此损害对油等的密封功能。具体地,公开出版的第2011-047508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和公开出版的第H2-021370号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中描述的凸起具有以下结构:即通过紧固螺栓增加抵接壳体的接触点数量以产生从原始横截面形状的形变。一旦发生升高或推动现象,接触点的数量将减少从而损害密封功能。
在金属垫用于传动装置的情况下,在传动装置中的油压较低。因此,代替具有更高弹性并用于密封高压燃烧气体的不锈钢材料,优选使用具有更低弹性但更便宜的钢铁材料。但是,当使用钢铁材料时,由于它的弹性较低,担心由于升高现象而明显降低密封功能。出于这个原因,假定由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垫和使用公开出版的第2011-047508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与公开出版的第H2-021370号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中描述的技术易于受到升高和推动现象的影响。为了抑制推动现象的影响,重要的是将凸起稳定地放置在壳体H1、H2上。为此,增加密封线的表面压力很重要。但是,在使用钢铁材料的情况下,难以增加所有密封线的表面压力,因此要求确保被放置的凸起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防止推动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利克雷斯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利克雷斯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9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燃料进入阀的电气监测
- 下一篇:通孔流动型废气旁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