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巨大芽孢杆菌及其悬浮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2296.0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贻莲;李纪顺;扈进冬;杨合同;谢雪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3/00;C12R1/1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葡萄 霜霉病 巨大 芽孢 杆菌 及其 悬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巨大芽孢杆菌及其悬浮剂。
背景技术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葡萄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在5~6月开始发生,8~9月进入发病盛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常造成叶片焦枯早落,影响果实品质及产量,致减产30%~50%,重者达80%以上。该病菌属鞭毛菌亚门,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蔓延,以球状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吸收养料。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新梢、卷须等组织;发病严重时,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方法有抗病育种,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控制温湿)等。由于抗病育种周期长且抗性易丧失;化学防治存在易产生抗药性和对人、环境污染的问题;而生态防治的控制温湿需要葡萄秧苗苗龄、长势和天气情况都合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应用受条件限制。近年来,生物防治技术由于具有防止对象针对性强,防效高;对人、畜安全,没有环境污染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
生物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植物提取物防治、植物抗病性诱导和利用生防菌。目前,已有十余种植物提取物能够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但是,植物提取物的提取过程繁琐、生产成本高和人工合成单一物质的使用后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等缺点,使得该方法难于应用。因此,利用生防菌防治葡萄霜霉病可弥补以上不足。
目前,利用生防菌防治葡萄霜霉病研究中,已有利用细菌中的苍白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以及放线菌中的利迪链霉菌等拮抗微生物的报道(臧超群,赵奎华,等。生防细菌SY286的筛选及其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30(3):402-407)。未见利用巨大芽孢杆菌防治该病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巨大芽孢杆菌,用于葡萄霜霉病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菌株BMJBN02,已于2015年1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478。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菌株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菌株BMJBN02对葡萄霜霉病特异性强,且防效高,平均防效在70%以上。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巨大芽孢杆菌及其悬浮剂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巨大芽孢杆菌,于山东省寿光韭菜田土壤中分离所得,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BMJBN02,于2015年1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478,菌种的拉丁文名称是Bacillus megaterium。具有使霜霉病孢子囊变形的作用。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杆状,末端圆,呈长链状排列。。能运动。芽孢椭圆形,中生或次生。可液化明胶、胨化牛奶、水解淀粉、使霜霉病孢子囊变形。
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巨大芽孢杆菌的悬浮剂,将巨 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BMJBN02发酵得到的发酵液与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悬浮助剂和增稠剂混合制备悬浮剂。
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巨大芽孢杆菌的悬浮剂,由以下步骤制得:
(1)种子液的获得:将生防菌BMJBN02接种到液体LB培养基,30℃,200rpm振荡培养12~18小时,取样测定600nm处的OD值,测定过程中以未接种的液体LB培养基调零;
(2)发酵液的获得:当步骤(1)中OD值为0.5~0.8时,将种子液按1:150体积比加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培养得到发酵液;
(3)巨大芽孢杆菌BMJBN02悬浮剂的制备:将制备的BMJBN02菌的发酵液与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悬浮助剂和增稠剂混合制备悬浮剂。
步骤(1)中液体LB培养基配方:1%NaCl,1%蛋白胨,0.5%酵母粉,pH7.0~7.5。
步骤(2)中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转速220r/min,发酵时间为36~48h,发酵液PH维持在7.0,溶氧量30%,通气量7~9m3/小时,罐压0.05~0.1KPa,产孢率为88%,活菌计数5.33×109CFU·m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2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