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置和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2304.3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8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艳军;邹兴辉;陈刚;谢杰;朱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空调 压缩机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置和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悬置和空调压缩机作为发动机系统的重要部件,通常悬置通过悬置支架安装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悬置支架的作用是连接发动机和悬置胶垫的过渡支架,可以保证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和悬置软垫的合理设计位置,从而更好地完成悬置系统的减震作用。空调压缩机通过压缩机支架连接于发动机,以保证空调压缩机在发动机上的有效固定。
现有的悬置与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悬置支架102与压缩机支架107分别安装于发动机101,且压缩机支架107位于悬置支架102的下方,悬置软垫103连接于悬置支架102,连接支架104一端连接于悬置软垫103,另一端连接于车架105,以实现悬置系统的减震作用;空调压缩机106连接于压缩机支架107,并通过皮带108连接于发动机皮带轮109。
现有的悬置与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由于悬置支架102与压缩机支架107分别安装于发动机101,分别需要悬置支架102和压缩机支架107,零部件比较多,安装工序复杂,装配效率低下;且装配空间有限,装配不方便;同时空调压缩机106位于发动机101的下端,距离地面较近,地面容易溅水或者泥沙到空调压缩机106,造成电气故障,影响空调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置和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组合支架,并于组合支架分别连接悬置软垫与空调压缩机,以减少车辆装配的零件数量,节省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置和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包括组合支架,所述组合支架包括连接于发动机的安装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悬置支架和压缩机支架,所述悬置支架的安装面与所述安装板的安装面呈45度角,悬置软垫连接于所述悬置支架;空调压缩机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支架。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支架设有调节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调节机构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滑动安装于压缩机支架,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压缩机支架锁紧。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支架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支撑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U型槽,所述空调压缩机滑动安装于所述U型槽。
优选地,所述空调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支架之间设有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一端滑动安装于所述U型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空调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腰型孔,和插装于所述腰型孔的锁紧螺钉,所述腰型孔的长轴与所述U型槽的轴线平行,所述过渡支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锁紧于所述压缩机支架。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U型槽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调节螺钉孔,和螺接于所述调节螺钉孔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伸入所述U型槽的一端抵靠于所述过渡支架。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所述调节螺钉孔设于所述翻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远离地面的一端。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相邻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悬置支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设置组合支架,并于组合支架分别连接悬置软垫与空调压缩机,以代替现有的悬置支架和压缩机支架,减少车辆装配的零件数量,从而节省安装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悬置与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悬置与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悬置与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组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在图1中:
101、发动机,102、悬置支架,103、悬置软垫,104、连接支架,105、车架,106、空调压缩机,107、压缩机支架,108、皮带,109、发动机皮带轮;
在图2-图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2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玩具点心机(9508)
- 下一篇:一种四口味便携式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