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船舶舾装件的圆钢热弯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2179.8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方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16 | 分类号: | B21D7/16;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1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船舶 舾装件 圆钢 弯曲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舾装件的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船舶舾装件的圆钢热弯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船体一些部位舾装件如导缆管等结构设计为直径50mm以上圆钢弯制的半圆或圆形构件,用以增强该部位结构的强度。由于这些圆钢需要弯曲的形状不同、半径不同等因素,油压机或三芯滚床等机械无法进行弯曲,因此需要采用传统热弯曲加工工艺进行加工。传统工艺方法主要是在火工平台上固定一个靠模,将圆钢加热弯曲到与靠模吻合。直径50mm的圆钢本身强度很大,需要对圆钢进行加热到800~900℃才能进行热弯曲成形,为了使圆钢均匀的贴合到靠模,传统方法采用一根粗管子套在圆钢端部,在加热的同时将圆钢扳动弯曲。上述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十分费力,需要操作者有较大的体力,因此劳动强度大,且一般需要将圆钢加热到900~1100℃才能进行弯曲与靠模贴合,由于使用的工具方法不同的,弯曲过程的用力难以掌握均衡,容易导致弯曲的圆弧线形局部不均匀。另外,由于钢材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圆钢的强度大,热弯曲时需要较大的弯曲力,且每条船需要弯制数十件,每年需要弯曲几百件,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船舶舾装件的圆钢热弯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降低劳动强度以及提高圆钢的热加工质量。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制造船舶舾装件的圆钢热弯曲装置,包括:
曲线面板,所述曲线面板的外侧端面呈圆弧状,用于压制需要热弯曲的圆钢;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曲线面板底部,用于插在火工平台的圆孔内;
手柄,所述手柄安装在曲线面板的内侧,并且向上弯折于曲线面板。
进一步,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曲线面板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还包括两个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曲线面板底部,位于转动轴的两侧,所述支撑轴短于转动轴。
进一步,所述手柄向上弯折的角度为75°。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用于制造船舶舾装件的圆钢热弯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所述圆钢热弯曲装置安放在火工平台上,并将装置的转动轴插入火工平台的圆孔内;
把需要进行热弯曲加工的圆钢加热至800~900℃;
把舾装件靠模移近圆钢,使圆钢夹在靠模以及圆钢热弯曲装置之间;
握着圆钢热弯曲装置的手柄,缓慢用力地推动所述装置,逐步弯曲受热中的圆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用于制造船舶舾装件的圆钢热弯曲装置,利用火工平台的多孔特征,使用时将转动轴插入火工平台的需要弯曲的圆钢工件附近圆孔内,手持手柄缓慢用力推以转动本装置,可以使处于受热状态的圆钢快速均匀弯曲成形。本装置有效辅助舾装件圆钢热弯曲加工成形,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加工成形速度,提高了舾装件圆钢的热弯曲加工成形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造船舶舾装件的圆钢热弯曲装置,包括曲线面板1、转动轴2、手柄3。所述曲线面板1的外侧端面呈圆弧状,用于压制需要热弯曲的圆钢6;所述转动轴2设置在曲线面板1底部,位于曲线面板1的中轴线上,用于插在火工平台5的圆孔内;所述手柄3安装在曲线面板1的内侧,并且向上弯折于曲线面板1,具体地,所述手柄3向上弯折的角度为75°。本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轴4,所述支撑轴4设置在曲线面板1底部,位于转动轴2的两侧,并且所述支撑轴4短于转动轴2,通过两个支撑轴4,本装置可支撑在火工平台5上,而转动轴2则插入火工平台5的圆孔中。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用于制造船舶舾装件的圆钢热弯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圆钢热弯曲装置安放在火工平台5上,将装置的转动轴2插入火工平台5的圆孔内;
把需要进行热弯曲加工的圆钢6加热至800~900℃;
把舾装件靠模7移近圆钢6,使圆钢6夹在靠模7以及热弯曲装置之间;
握着装置的手柄3,缓慢用力地推动装置,逐步弯曲受热中的圆钢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2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