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58310.3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0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史昕怡;潘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品创孵化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化合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肿瘤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目前,癌症同心脏疾病与脑血管疾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
肿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即化疗)等,其中化学治疗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化学治疗能治愈一部分肿瘤患者或延长患者的生命,在肿瘤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还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因此,发现新的、高效、低毒副作用的药物化合物显得尤为迫切。
水栀子是茜草科栀子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江西、湖北等地。水栀子为常用中药栀子的一个变种,其中含有大量栀子黄色素,常被用做食品添加剂和燃料。其果实是一种常见的民间中药。本发明首次从水栀子中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出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从水栀子中提取的三萜化合物,所述的三萜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的抗肿瘤的三萜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癌为人喉癌或宫颈癌。
根据发明目的,更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的抗肿瘤的三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水栀子干燥果实用2~4倍重量的95%、80%乙醇浸泡24h,渗漉提取各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水栀子浸膏,
S2.水栀子浸膏加水混悬,分别用2-3倍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体积的倍数,得到各自的萃取物,
S3.乙酸乙酯萃取物过硅胶柱色谱,采用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蒸干,得到粉末A,所述的氯仿-甲醇系统梯度为1:0,20:1,18:1,15:1,12:1,10:1,8:1,5:1,5:2,1:1,0:1。
S4.将粉末A溶于甲醇过ODS反相柱,采用甲醇-水系统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蒸干,得到粉末B,所述的甲醇-水系统梯度为20%,40%,60%,80%。
S5.将B溶于甲醇中,采用反相半制备HPLC进行纯化。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210nm,流动相为85%的甲醇-水混合溶液。7.6min处的峰为洗脱出来的化合物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1H NMR图谱。
图2为本发明的13C NMR图谱。
图3为本发明的1H-1H COSY图谱。
图4为本发明的HSQC图谱。
图5为本发明的HMBC图谱。
图6为本发明的1H-1H NOESY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设备和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规市购的试剂、设备和常规使用的方法。实施例1
水栀子干燥果实用1倍重量的95%乙醇浸泡24h,渗漉提取各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水栀子浸膏。
(2)水栀子浸膏加水混悬,分别用1倍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V/V)萃取,得到各自的萃取物。
(3)乙酸乙酯萃取物过硅胶柱色谱,采用20:1氯仿-甲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减压蒸干,得到粉末A。
(4)将粉末A溶于甲醇过ODS反相柱,采用20%甲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蒸干,得到粉末B。
(5)将B溶于甲醇中,采用反相半制备HPLC进行纯化。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210nm,流动相为70%的甲醇-水混合溶液。15min处的峰为洗脱出来的化合物峰。
实施例2
(1)水栀子干燥果实用4倍重量的80%乙醇浸泡24h,渗漉提取各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水栀子浸膏。
(2)水栀子浸膏加水混悬,分别用3倍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V/V)萃取,得到各自的萃取物。
(3)乙酸乙酯萃取物过硅胶柱色谱,采用40:1氯仿-甲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蒸干,得到粉末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品创孵化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品创孵化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8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抗氧化性多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环内酯的新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