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50998.0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鲁仕宝;裴亮;张晓玲;鲍海君;王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污水处理 再生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类非点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是农业面源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成分包括氮、磷、有机质、LAS、病原菌等,其中有些物质,如氮、磷是对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能为植物生长提供重要的养分,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水平。然而,过量的养分、有机质,还有些其他物质可能会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将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循环经济型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基于农村循环经济视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可以作为冲厕、洗车、灌溉等回用,处理后剩余的残渣也可以用来当作肥料或者沼气的产气原料。随着淡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增辟灌溉水源也成为各国解决水资源危机普遍关注的问题。再生水灌溉一方面能避免利用污水直接灌溉所引起的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并为植物生长提供重要的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再生水中过量养分、有毒化学物质和病原体同时输入环境生态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有可能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灌溉可以提高再生水中的氮、磷等养分物质的利用效率,节肥、节水、增产的同时又减少了多余污染物输入环境生态系统,对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缓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一种不但能处理生活污水,而且能把污水中的成份区别对待进行再生利用的装置,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必要对这类装置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装置,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农村生活污水无法处理并再生利用,直接排放后使得污水中的有毒物质造成环境污染,且农村灌溉消耗大量淡水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道与第一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砾石柱相连通,所述第一砾石柱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砾石柱相连通,所述第二砾石柱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出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有过滤器,所述第一管路还与固体残渣通道相连通,所述固体残渣通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固体残渣通道启闭的阻断装置;所述第二管路还与第二出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管路还与反冲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反冲水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砾石柱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砾石柱连通呈U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阻断装置为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延伸至第一管路或固体残渣通道的外部,所述固体残渣通道的腰部设有与固体残渣通道相连通的空腔,所述活塞的体积大于空腔与固体残渣通道之间的连通口。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体残渣通道还与沼气池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管路上还安装有压力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三管路均为PVC管材。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装置的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生活污水由进水管道进入装置内部,并随第一管路经过过滤器,完成第一次过滤;
步骤B、完成第一次过滤的生活污水继续随第一管路经过第一砾石柱,完成第二次过滤;
步骤C、完成第二次过滤的生活污水随第二管路经过第二砾石柱,完成第三次过滤,然后经过第三管路,由第一出水管道排出。
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置的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生活污水由进水管道进入装置内部,并随第一管路经过过滤器,完成第一次过滤;
步骤B、完成第一次过滤的生活污水继续随第一管路经过第一砾石柱,完成第二次过滤;
步骤C、完成第二次过滤的生活污水经过第二管路,并由第二出水管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财经大学,未经浙江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0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重力技术处理粉尘设备
- 下一篇:热干化隔膜压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