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折叠减震前叉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9903.3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友明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折叠 减震 前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尤其是一种折叠自行车减震前叉。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因其使用的方便性已被许多人接受,折叠前叉主要应用于折叠自行车。但现有的折叠自行车所使用的折叠前叉由于存在相应的折叠机构,一般会导致前叉的整体刚性和整体强度相应的减弱,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自行车折叠减震前叉,前叉的整体刚性和强度不受折叠结构的影响,可方便快捷的进行折叠,还具有减震功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减震前叉由立管、叉肩、上叉管、套管、下叉管、操作杆、上下活动插销、上下弹簧挡销、折叠轴、减震装置等组成。上叉管可穿过套管插入下叉管内,套管和下叉管通过折叠轴铰链连接。折叠时,旋转操作杆让上叉管内的上、下活动插销进行不同步的伸缩,使得上、下弹簧挡销进行相应的伸缩,可把上叉管从下叉管内抽出并定位,把下叉管绕折叠轴旋转,可实现前叉的折叠功能;展开骑行时,把下叉管绕折叠轴回旋,回旋操作杆,可把上叉管插入下叉管并定位;下叉管内设有减震装置,可实现前叉的减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在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管、2叉肩、3操作杆、4上叉管、5下叉管连接板、6套管连接板、7衬套、8定位挡销、9套管、10上弹簧挡销、11衬套、12插销安装板、13下弹簧挡销、14上活动插销、15挡销、16下活动插销、17护套、18减震装置、19下叉管、20安装板、21弹簧、22安装板、23折叠轴、24弹簧、25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立管1、叉肩2与上叉管4焊接;左右两个套管9和套管连接板6焊接,套管9内置衬套7,每个套管9后面各焊接一个安装板20;左右两个下叉管19和下叉管连接板5焊接,下叉管19内置衬套11,衬套11内置护套17,每个下叉管19后上端各焊接一个安装板22;安装板20和安装板22通过折叠轴23铰接。上叉管4内设有操作杆3、上活动插销14、弹簧24、挡销15、下活动插销16、插销安装板12,挡销15和插销安装板12与上叉管4固定;操作杆3的下端为两段扁平长方形的截面并且截面的长短方向互相错开90°的杆,通过旋转操作杆3,可让上活动插销14和下活动插销16在弹簧24的作用下进行不同步的伸缩。在如图1所示的骑行状态,上活动插销14缩回,下活动插销16伸出,在上叉管4插入过程中下活动插销16可推开设在下叉管19上的下弹簧挡销13,在挡销15经过后下弹簧挡销13在自身的弹簧作用下回位,可防止上叉管4在减震装置18被压缩回位时向上弹出下叉管19,从而保证骑行的安全。减震装置18可以是弹簧、橡胶、气缸、液压缸等。
需要折叠时,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90°旋转操作杆3,使得下活动插销16在弹簧24的作用下缩回,上活动插销14伸出推开下弹簧挡销13;将上叉管4上提,上活动插销14上升到套管9的过程中,上活动插销14将设在套管9上的上弹簧挡销10推开直至与定位挡销8下端接触,上弹簧挡销10在自身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并伸到挡销15的下面,从而锁定上叉管4的位置,防止其向下滑动。如图3所示,转动下叉管19,带动安装板22推动插销25上移,直到插销25在弹簧21的作用下又回位,可限定下叉管19的回转,从而实现折叠前叉的目的。
护套17的一个作用是消除上叉管4和衬套11在运动时的配合间隙。如图1所示,护套17和减震装置18用螺钉固定,护套17和衬套11采用较紧的配合间隙;上叉管4的上部采用较大的外径,下部采用较小的外径,上叉管4的下部和护套17采用较大的配合间隙,可以保证上叉管4轻松插入护套17中直到底部互相接触,护套17的底部采用逐渐变小的内径,可和上叉管4实现无间隙的配合,而上叉管4上部较大外径处正好和衬套11内表面接触;在上叉管4和护套17与减震装置18受力压缩一起下行时,上叉管4的上部较大外径部分可以和衬套11实现无间隙运动,使得所有运动部件之间为无间隙的配合,从而保证前叉的整体刚性和强度。
护套17的另一个作用是为保护衬套11的内表面。由于折叠后减震装置18的回位,护套17的正好全部位于衬套11的内表面,可以防止沙尘等异物进入衬套11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友明,未经肖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9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重力混料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真空成型机的夹钳式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