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交通压力的十字路口行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45643.2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5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范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翔宇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交通 压力 十字路口 行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交通压力的十字路口行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等交通工具已进入寻常百姓家。2014年我国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近1.4亿,就2013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7亿辆,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近十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占全部机动车比率达到54.9%,比十年前提高了29.9%。因此行车难成为交通的一大难题。城市为了便于管理好汽车的行走,因此在各个十字路段口设置交通红绿灯,方便了汽车管理,保证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的安全管理,但是由于现有的交通指示灯设置的行车路线的不合理,导致经过十字路口的实际汽车通过率没有达到最大化。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交通指示灯的一个合回里,增加30秒钟的汽车通过量,那么30秒的通过的汽车数大约是6-10辆,那一个城市的十字路口整体通过汽车量那有多大,可以极大提高汽车的通过率,从而极大缓解城市的汽车流通量,本发明旨在上述背景在,设计行车方法,能够最大化提高汽车实际通过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缓解交通压力的十字路口行车方法,它采用设置合理化的行车路线,它具有不改变交通路况的情况,改变行车顺序路线,从而达到增大汽车通过率,缓解了交通压力,保证了路面畅通,从而也极大降低了交通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缓解交通压力的十字路口行车方法,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 设置十字路口标记和行车路线:该十字路口由从由西向东路段A1-A11、由东向西路段A22-A2、由南向北路段B22-B2和由北向南路段B1-B11组成;
其中A1-A11的西向东直行路段为L1路段;
A1-B2的西至北左拐弯路段为L2路段;
B22-B2的南向北直行路段为L4路段;
B22-A2的南向西左拐弯路段为L3路段;
该十字路口的交叉中心为中心圈O;
2) 其行车路线采用如下顺序步骤:
步骤一:先让处于L1路段的直行汽车,由西向东直行;
步骤二:然后 处于L2路段的左拐弯汽车,由西向北左拐弯行走,当尾端处汽车行驶至十字路口的交叉中心的中心圈O处,此时A1-中心圈O之间距离所要使用的时间一般为30秒;
步骤三:然后再将处于L3路段的左拐弯汽车,在步骤二中处于L2路段的汽车行驶至所述十字路口中心交叉处的中心圈O处时,开始按L3路段的路线和方向行驶,从而节约了30秒时间,且L2路段处的汽车和L3路段处的汽车不会发生交叉;
步骤四:最后让处于L4路段的汽车,由南向北直行;
步骤五:上述四个步骤形成一整体的连贯行驶,每一次循环均节约30秒的路段时间,从而形成整体的行车路线序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缓解交通压力的十字路口行车方法,它采用设置合理化的行车路线,它具有不改变交通路况的情况,改变行车顺序路线,从而达到增大汽车通过率,缓解了交通压力,保证了路面畅通,从而也极大降低了交通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行车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缓解交通压力的十字路口行车方法,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设置十字路口标记和行车路线:该十字路口由从由西向东路段A1-A11、由东向西路段A22-A2、由南向北路段B22-B2和由北向南路段B1-B11组成;
其中A1-A11的西向东直行路段为L1路段;
A1-B2的西至北左拐弯路段为L2路段;
B22-B2的南向北直行路段为L4路段;
B22-A2的南向西左拐弯路段为L3路段;
该十字路口的交叉中心为中心圈O;
2)其行车路线采用如下顺序步骤:
步骤一:先让处于L1路段的直行汽车,由西向东直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翔宇;,未经范翔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5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