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型碳纤维车厢的整体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259.3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6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田阳;樊启要;朱正柱;魏国升;孙嘉;王腾;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游富英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碳纤维 车厢 整体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型碳纤维车厢的整体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模具的组合装配,(2)工艺铺层,(3)导流网、螺旋管的布设,(4)模具的密封,(5)导流工序。本发明采用碳纤维布和芳纶纤维布两种材料,通过混合铺层,不仅提高了车厢箱体的强度、刚度,同时具备良好的韧性,提高了抗冲击的性能,实现了功能性的互补;另外芯材轻木比重小、强度优异,进一步实现了箱体的轻量化;采了高强、低温固化的环氧树脂,缩短了成型时间,简化了工艺流程,改善了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厢成型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轻型碳纤维车厢的整体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轻型复合材料车厢的整体成型工艺主要有热压罐成型、RTM、手糊工艺等。
1、热压罐工艺:通过制备预浸料、下料裁剪、铺叠、固化成型得到成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产品上。
2、RTM成型:通过制备预成形体、装模、导入树脂、固化成型等得到成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与建筑行业中。
3、手糊成型:手工将增强纤维、树脂逐层涂敷在模具表面,直至达到所需的厚度(同时可以预埋骨架),然后固化成型、脱模得到所需制件。该工艺方法是目前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方法。
对于长、宽、高尺寸较大的垂直壁厢体(模具尺寸5m×3.2m×2.3 m)的整体成型,上述工艺方法的缺陷主要有如下几点:
1、热压罐工艺受限于设备尺寸,能够满足中型厢体(4米)整体成型的热压罐体型大、运行能耗大、使用成本非常高;此外该工艺对模具的强度、刚度要求也非常高(通常为钢模),工艺过程复杂。一般该工艺主要应用航空、航天领域,对于地面机动装备其成本均难以承受;
2、RTM工艺受限于模具,一般需要对模(硬模和软模的组合),工艺过程较为复杂,成型件的树脂含量较高,重量较重;此外该工艺对模具的材质和密封性能要求高、成本也较大;
3、手糊工艺主要受限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制作出的成品存在纤维层间空隙率大、树脂含量高、表面不均匀等问题;此外该工艺方法作业环境较差,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目前采用上述工艺所制得的轻型碳纤维车厢综合性能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性能好、重量轻、成本低的轻型碳纤维车厢的整体成型工艺。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型碳纤维车厢的整体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模具的组合装配
所述模具包括底模、四个侧模,底模和四个侧模可拆卸的围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依次将底模和四个侧模放好后锁定模具,模具角落交接处采用密封胶带密封;
(2)工艺铺层
先在模具的侧模的内侧壁上依次铺设表面毡、±45°碳纤维布、0/90°碳纤维布、±45°芳纶纤维布、0/90°芳纶纤维布、轻木、±45°芳纶纤维布、0/90°碳纤维布、脱模布、隔离膜,并在轻木上预留埋铁;
模具的侧模铺完后,将底模的表面清洁打蜡,自下而上依次铺设表面毡、±45°碳纤维布、0/90°碳纤维布、±45°芳纶纤维布、0/90°芳纶纤维布、轻木、±45°芳纶纤维布、0/90°碳纤维布、脱模布、隔离膜;
(3)导流网、螺旋管的布设
在侧模和底模的隔离膜上均铺设一层导流网,侧模上铺设导流网时,用密封胶带将导流网固定在模壁上;在导流网上铺设螺旋管,底模和各个侧模上均分别铺设3条平行的螺旋管,每个螺旋管上用脱模布包裹好作为内进胶管,然后在侧模内侧的四周铺设内抽气管;
(4)模具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床气动摩擦制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的新型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