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有机硅单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3653.4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8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房强;金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7/21 | 分类号: | C07F7/21;C07F7/20;C07F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有机硅 单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高纯有机硅单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行业的有机硅液态源单体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硅烷因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需的重要原料,是不可缺少的微电子化学品之一。有机硅烷产品的纯度直接影响集成电路的性能,产品中杂质尤其是金属离子的存在,很容易导致错层的产生,因而增加漏电流、造成击穿及降低载流子的寿命,对于纳米级集成电路来说,几个金属离子或灰尘颗粒就足以报废整个电路。因此,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需求电子级的高纯有机硅液态源。
高纯有机硅烷的提纯过程主要包括有机杂质、金属离子及固体微粒的去除。其中,有机杂质的去除主要采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固体微粒则通过过滤过程加以去除,但金属离子的去除难度较大,常规的纯化方法对金属离子去除效果不明显,很难达到ppm以下,但用于高端芯片的硅烷,对金属离子含量要求控制在10ppb以内,因此需要一种生产高纯度有机硅单体的纯化技术。
美国专利US2008314728A1公开了一种纯化三氯化硅和四氯化硅的方法,通过加入络合剂络合金属离子形成聚合物沉淀,然后再通过精馏纯化的方法,该方法最后金属离子含量只能达到0.1ppm,不能满足电子级高纯硅氧烷的制备要求。
美国专利US5312947A公开了一种增加离子晶体尺寸过滤的方法,通过在硅烷体系中引入极性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充分搅拌后蒸发,基于金属离子晶体尺寸增大来实现滤除的目的,但该方法只能将金属离子控制在ppm级别。
美国专利US20050054211A1公开了一种吸收塔吸附提纯有机硅的方法,通过硅烷溶于溶剂中,然后通过装有吸附剂的吸收塔过滤,再蒸发和浓缩,然后重复操作已达到除去金属离子的目的。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除金属离子效果,但是需要大量有机溶剂作为载体,生产产率低,且处理过程需要实时监测,多次重复,处理过程可控性差,无法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中国专利CN102245618A公开了一种通过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净化硅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对特定种类的金属离子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只通过简单的物理吸附过滤不能保证对所以种类的金属离子去除,也不能保证因吸附剂活性炭或硅藻土的加入造成其他杂质的引入。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工艺操作简单、经济高效的去除有机硅中金属离子的方法,以获得电子级高纯有机硅,尤其是可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高纯有机硅液态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操作简单、产品质量高的有机硅液态源单体的纯化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纯有机硅单体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使工业有机硅单体通过多重精馏塔,从而对其进行多重精馏,得到第一纯化有机硅单体;
⑵、使所述的第一纯化有机硅单体通过第一膜过滤器,从而进行粗滤,得到第二纯化有机硅单体;
⑶、使所述的第二纯化有机硅单体进入多重亚沸蒸馏器,对其进行多重亚沸蒸馏,并收集馏分,得到第三纯化有机硅单体;
⑷、使所述的第三纯化有机硅单体通过第二膜过滤器进行过滤,得到产物高纯有机硅单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有机硅单体为有机硅烷,较佳地为液态有机硅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多重精馏塔具有1~10组串联或并联的精馏塔,较佳地具有2~8组串联或并联的精馏塔;其中,每组精馏塔内部具有2个以上相互串联的精馏塔柱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多重精馏塔中,各精馏塔的柱体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下组的柱体:不锈钢柱体、石英柱体、PFA内衬柱体,或其组合;和/或
所述的多重精馏塔中,各精馏塔或精馏塔柱体内的填料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下组的填料:不锈钢规整填料、不锈钢散堆填料、石英规整填料、石英散堆填料、PFA包覆的规整填料、PFA包覆的散堆填料,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多重精馏在0.02~0.1MPa压力下进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一膜过滤器和第二膜过滤器为PP膜过滤器或PTFE膜过滤器;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膜过滤器和第二膜过滤器的孔径为0.002~0.5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一膜过滤器的孔径为0.05-0.5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二膜过滤器的孔径为0.002-0.1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在超净条件下进行;和/或所述的步骤(3)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3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