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聚内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5207.0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江;刘晶晶;吴文卓;崔赛德;徐嘉熙;陈诚;智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08 | 分类号: | C08G63/08;C08G63/87;C08G64/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万婧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内酯 方法 | ||
1.一种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醇或者胺引发环状内酯单体或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开环,在有机催化剂的催化下引发小分子单体的开环聚合,得到聚内酯;
所述的有机催化剂为方酰胺和叔胺催化体系,方酰胺具有通式Ⅰ的结构,叔胺具有通式Ⅱ的结构:
式中,R1、R2相同或不同并且为氢或者为选自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新戊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者选自三氟甲基、硝基、卤素具有吸电子官能基团;
R3、R4、R5为包含脂肪族和/或芳香族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线型或支化或环状的烃基或者,叔胺为(-)-鹰爪豆碱、N,N-二甲基环己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二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醇或者胺为苯甲醇或苯甲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内酯单体为L-丙交酯(L-LA),外消旋-丙交酯(DL-LA)、ε-己内酯(ε-CL)、δ-戊内酯(δ-VL);所述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包括碳酸酯(TMC)、5-苄氧基碳酸酯(BTMC)、5,5-双甲氧基碳酸酯(TMC(OMe)2)、5-羟基碳酸酯(TMC-O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方酰胺中的R1、R2均为3,5-双三氟甲基,所述的通式II所示的叔胺为(-)-鹰爪豆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酰胺与叔胺的摩尔比为0.01-100;所述的环状内酯单体或环状碳酸酯单体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0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酰胺与叔胺的摩尔比为0.5-1;所述的环状内酯单体或环状碳酸酯单体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5-50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环状内酯单体或环状碳酸酯单体、引发剂醇或者胺、有机催化剂,在反应溶剂中0-50℃发生反应或者在无溶剂条件于50-130℃下发生反应,加入终止剂,所述的终止剂为甲酸或乙酸或苯甲酸或苯乙酸;在沉析溶剂中析出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甲苯或氯仿或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在25℃条件下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析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或乙醚或正己烷或正戊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2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