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以及燃料喷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1301.X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池内孝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34 | 分类号: | F02D41/34;F02D41/22;F02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燃料 喷射 控制 装置 以及 方法 | ||
内燃机具备:端口喷射喷射器,其在进气端口内进行燃料喷射;以及直喷喷射器,其向燃烧室内直接喷射燃料。控制器在内燃机处于低负荷状态、且内燃机需要燃料供给的情况下,使通过端口喷射喷射器实现的燃料喷射停止,并且使直喷喷射器喷射要求燃料喷射量的全部量。通过该处理,低负荷状态下的直喷喷射器的燃料压力迅速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该内燃机具备:端口喷射喷射器,其在进气端口内进行燃料喷射;以及直喷喷射器,其向燃烧室内直接喷射燃料。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厅发行的JP2007-064131A提出了如下双重喷射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该双重喷射内燃机具备:端口喷射喷射器,其在进气端口内进行燃料喷射;以及直喷喷射器,其向燃烧室内直接喷射燃料。双重喷射内燃机应用于如仅通过直喷喷射器向燃烧室内的燃料喷射而无法供给所需的燃料的、要求格外高的输出的内燃机。
对于现有技术的燃料喷射控制,如果内燃机的燃料切断条件成立,则首先使端口喷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停止,然后使直喷喷射器的燃料喷射停止。这是基于下面的理由。
即,利用端口喷射喷射器喷射至进气端口内的燃料的一部分会附着于端口的壁面等。附着于端口的壁面的燃料与未附着于端口的壁面而流入至燃烧室的燃料相比,直至到达燃烧室为止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果在燃料切断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使端口喷射喷射器和直喷喷射器的喷射同时停止,则内燃机的燃烧在该时刻停止。另一方面,附着于端口的壁面等的燃料延后到达燃烧室,因此有可能在到达燃烧室的时刻燃烧已经停止。如果在燃烧停止之后到达燃烧室的燃料作为未燃燃料而排出,则无法避免排气组分恶化。
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从燃料切断条件成立起在恒定时间内使直喷喷射器持续喷射,从而直至因端口喷射而附着于端口的壁面等的燃料延后达到燃烧室为止维持燃烧室内的燃料的燃烧,使延后到达燃烧室的燃料可靠地燃烧。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进行上述燃料喷射控制仅限于燃料切断条件成立的情况。在其他情况下,端口喷射喷射器和直喷喷射器基于规定的分担率而进行燃料喷射。通常,将直喷喷射器的燃料压力设定为比端口喷射喷射器的燃料压力高。
然而,例如怠速状态下的内燃机的低负荷时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为少量。在这种低负荷条件下,如果端口喷射喷射器和直喷喷射器二者进行燃料喷射,则直喷喷射器的燃料压力不容易降低。
如果在低负荷条件下燃料压力高,则直喷喷射器的喷射量容易产生波动。因此,优选在低负荷条件下尽早使直喷喷射器的燃料压力降低。然而,在现有技术所涉及的燃料喷射控制中,只要燃料切断条件成立,即使在低负荷条件下端口喷射喷射器和直喷喷射器二者也进行燃料喷射,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使直喷喷射器的燃料压力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未达到燃料切断条件的低负荷条件下使直喷喷射器的燃料压力高效地降低。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该内燃机具备:端口喷射喷射器,其在进气端口内进行燃料喷射;以及直喷喷射器,其向燃烧室内直接喷射燃料。
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具备:负荷检测传感器,其对内燃机的负荷进行检测;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其根据负荷而对燃料喷射进行控制。控制器被编程为,判定内燃机是否处于低负荷状态,判定内燃机是否需要燃料喷射,在内燃机处于低负荷状态且内燃机需要燃料喷射的情况下,使通过端口喷射喷射器实现的燃料喷射停止,并且使直喷喷射器喷射内燃机的要求燃料喷射量的全部量。
对于本发明的详情以及其他特点、优点,在说明书的下面的记载中进行说明,并且在附图中示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模块执行的燃料喷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1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