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系统的异常诊断装置及异常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4555.9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0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N9/04 | 分类号: | F02N9/04;F02B33/00;F02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朴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系统 异常 诊断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内燃机的异常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内燃机系统包括:
多个气缸;
蓄压槽,其蓄积有压缩空气;
空气配管,其与所述蓄压槽连接;
主起动阀,其设置在所述空气配管;
多个起动空气配管,其在所述主起动阀的下游从所述空气配管被分支到每个气缸;
多个先导阀,其分别与所述多个起动空气配管连接,并通过阀的开放将压缩空气作为起动空气供给到气缸内;
先导空气配管,其分别与所述多个先导阀连接,并将用于开放所述阀的压缩空气作为先导空气进行供给;
起动空气控制阀,其在所述主起动阀的下游与所述空气配管连接,用于将先导空气经由所述先导空气配管依次供给到应该被提供起动空气的适格气缸;
所述异常诊断装置包括:
缸内压力测量单元,其对各所述气缸测量缸内压力;
起动确认单元,其确认所述内燃机系统是否起动失败;
缸内压力上升确认单元,其在所述起动确认单元确认到失败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缸内压力测量单元的压力测量结果,对所述多个气缸分别确认缸内压力的上升;
适格气缸确认单元,其确认缸内压力的上升已由所述缸内压力上升确认单元确认的气缸是否为适格气缸;
诊断单元,其基于所述缸内压力上升确认单元及所述适格气缸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诊断所述内燃机系统的异常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异常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诊断装置还包括:
先导空气压力测量单元,其测量向各所述先导阀供给的先导空气的压力;
先导空气压力上升确认单元,其基于所述先导空气压力测量单元的压力测量结果,确认先导空气的压力上升;
所述诊断单元进而基于所述先导空气压力上升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来诊断所述内燃机系统的异常部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异常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诊断装置还包括:
蓄压槽压力测量单元,其测量蓄积在所述蓄压槽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压缩空气消耗确认单元,其基于蓄压槽压力测量单元的压力测量结果,确认压缩空气的消耗;
所述诊断单元进而基于所述压缩空气消耗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来诊断所述内燃机系统的异常部位。
4.一种内燃机系统的异常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系统包括:
多个气缸;
蓄压槽,其蓄积有压缩空气;
空气配管,其与所述蓄压槽连接;
主起动阀,其设置在所述空气配管;
多个起动空气配管,其在所述主起动阀的下游从所述空气配管被分支到每个气缸;
多个先导阀,其分别与所述多个起动空气配管连接,并通过阀的开放将压缩空气作为起动空气供给到气缸内;
先导空气配管,其分别与所述多个先导阀连接,并将用于开放所述阀的压缩空气作为先导空气进行供给;
起动空气控制阀,其在所述主起动阀的下游与所述空气配管连接,用于将先导空气经由所述先导空气配管依次供给到应该被提供起动空气的适格气缸;
所述异常诊断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在所述内燃机系统起动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多个气缸分别确认缸内压力的上升;
在已确认缸内压力的上升的情况下,确认缸内压力的上升已被确认的气缸是否为适格气缸;
基于是否为适格气缸的确认结果,诊断所述内燃机系统的异常部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系统的异常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诊断方法还具有如下步骤:
确认向各所述先导阀供给的先导空气的压力上升;
基于先导空气的压力上升的确认结果,诊断所述内燃机系统的异常部位。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燃机系统的异常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诊断方法还具有如下步骤:
确认蓄积在所述蓄压槽的压缩空气的消耗;
基于压缩空气消耗的确认结果,诊断所述内燃机系统的异常部位。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燃机系统的异常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诊断方法还具有如下步骤:
在内燃机系统起动失败的情况下,执行错开所述多个气缸的相位的盘车,之后,进行再起动;
基于再起动的结果,诊断所述内燃机系统的异常部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系统的异常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诊断方法还具有如下步骤:
在内燃机系统起动失败的情况下,执行错开所述多个气缸的相位的盘车,之后,进行再起动;
基于再起动的结果,诊断所述内燃机系统的异常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45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