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复动式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2117.0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2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武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部兴产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C31/00 | 分类号: | B21C31/00;B21C2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今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油缸 侧油缸 工作油 十字头 主压头 液压回路 挤出机 油缸室 主油缸 侧室 动式 排出 挤压坯料 流体连通 前端位置 驱动心轴 挤出杆 坯料 受压 心轴 相等 挤出 | ||
直接复动式挤出机具备:主十字头(23),固定有挤出杆(22);主油缸(26),具有使主十字头前进而挤压坯料(14)的主压头(24);穿孔油缸(34),配设于主压头内,驱动心轴(31);多个侧油缸(37),经由主十字头使主压头后退;以及液压回路,将工作油供给到主油缸、穿孔油缸、侧油缸,在主十字头前进时排出工作油的一侧的多个侧油缸的油缸室(42)具有与穿孔油缸的杆侧室(40)在合计上相等的受压面积,在坯料的挤出过程中,液压回路使多个侧油缸的排出工作油的一侧的各油缸室与穿孔油缸的杆侧室流体连通。由此,抑制心轴的前端位置变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管状产品的挤出加工的直接复动式挤出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例如铜、铝以及其合金等通过直接复动挤出方法进行管状产品的挤出加工的挤出机具有如下的公知的结构:对置地配置油缸压板和尾端压板,在油缸压板中设置有主油缸、主压头、挤出杆以及心轴,在尾端压板处设置有挤压模,在挤出杆与挤压模的中间具有通过容器油缸而进退自如的容器。
关于挤出杆,在其前端配置挤压垫,并经由主十字头安装到在设置于油缸压板的主油缸内嵌入的主压头,在所述挤出杆的中心位置处,心轴与穿孔油缸杆一起,配置成随同挤出杆动作且进退自如。另外,与挤出杆对置地将挤压模安装到尾端压板。
在挤出杆与挤压模的中间,进退自如地配置容器,另外,在容器内收纳坯料。针对收纳于容器内的坯料,挤出杆向挤压模侧移动,从而坯料被挤压,镦锻(upset)完成。在镦锻之后心轴前进,进行针对坯料的穿孔(piercing),心轴在挤压模的规定的前进位置处停止,并且挤出杆再次前进,由此坯料被挤出为管状产品。
在复动式的挤出机中,采用如下结构:在使心轴的前端部停止于挤压模的轴承部的规定位置而挤出产品时,以即使心轴与挤压模的轴承部的相对位置被产品拉伸也不使停止位置偏移的方式,保持心轴的位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具备设置在主油缸内的穿孔油缸、和从挤出机轴芯远离而与心轴强制地连结的止动金属零件,该止动金属零件作用于液压控制阀,以保持挤压模的轴承部的规定的轴向位置(停止位置)的方式,开始向穿孔油缸的杆侧室供给一定量的压油媒质。另外,公开了如下复动式的挤出机:以使压油媒质的供给量与心轴静止并且主压头前进时的穿孔油缸杆侧室的容积增大量一致的方式进行位置保持控制。
但是,在所述以往型的复动式的挤出机中,采用机械性地经由止动金属零件和连接棒而切换液压控制阀并供给一定量的压油媒质,从而将心轴保持于挤压模的轴承部的规定位置的结构,所以在控制中产生与液压控制阀的阀芯的棱边相当的移动行程量的延迟,在挤出成形过程中,心轴的前端部相对规定的停止位置前后移动几毫米。
进而,在变更心轴的前端位置的情况、变更了挤出速度的情况下,需要每次调整止动金属零件的位置以及供给到穿孔油缸的杆侧室的油量和压力。
因此,在挤出的管状产品的壁厚中有偏差,未能得到稳定的质量的管状产品。
进而,在以往的复动式挤出机中,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
在容器内利用挤出杆挤压坯料而插入之后,进行坯料的镦锻,在坯料内部利用心轴穿孔之后,利用固定心轴挤出的情况下,在坯料与心轴表面产生摩擦力,在挤出过程中拉力作用于心轴。由此,作用于挤压模的挤出力相应地减少,在最需要挤出所需力的挤压开始时,有时无法有效地活用挤出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9-26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得到管状产品的直接复动式挤出机,该直接复动式挤出机具备在挤出过程中不在挤压模的轴承部前后移动而保持规定的停止位置来抑制心轴的前端位置变动的心轴保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部兴产机械株式会社,未经宇部兴产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2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真空环境下把金属熔解并成型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排气控制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