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7341.4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俊介;中岛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3/02 | 分类号: | F02D13/02;F01L1/3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变更内燃机气门的气门正时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具备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具有与曲轴的旋转连动地旋转的第一旋转体和与凸轮轴一起旋转的第二旋转体。可变气门正时机构通过从液压控制阀向提前室和延迟室供给的工作液压来变更第二旋转体相对于第一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从而变更内燃机气门的气门正时。液压控制阀的控制量(占空比)基于根据目标气门正时与实际气门正时的偏差算出的反馈控制量和用于将实际气门正时保持为一定的正时的保持控制量(保持占空比)来设定。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具有对第二旋转体向第二旋转体相对于第一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对应于最提前相位与最延迟相位之间的规定的相位的位置施力的弹簧。并且,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有时例如具有将相对旋转相位固定在适合内燃机启动时的规定相位的锁定机构。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因发动机失速而导致内燃机停止时没有通过锁定机构固定相对旋转相位,也能够使用该弹簧的作用力使相对旋转相位成为可由锁定机构固定的规定相位。
在此,在上述相对旋转相位中,存在第二旋转体承受弹簧的作用力的区域即弹簧区域和第二旋转体不承受弹簧的作用力的区域即非弹簧区域。将实际气门正时保持为一定的正时所需的液压控制阀的控制量在相对旋转相位处于弹簧区域的情况下和处于非弹簧区域的情况下不同。另外,将实际气门正时保持为一定的正时所需的液压控制阀的控制量除了如上述那样在弹簧区域和非弹簧区域中不同之外,也根据工作油的粘性等当时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驱动状况而不同。因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中,在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处于弹簧区域时和处于非弹簧区域时,分别执行学习实际气门正时被保持为一定的正时时的控制量作为保持控制量的学习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59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有时会连续进行弹簧区域和非弹簧区域的任一个区域中的保持控制量的学习,而在一定期间内不进行弹簧区域和非弹簧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中的保持控制量的学习。在该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区域中的保持控制量被依次变更为与工作油的粘度等此时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驱动状况相符的值。然而,不进行学习的区域的保持控制量则不进行这样的学习,在弹簧区域和非弹簧区域中,保持控制量的大小关系有可能从本来的关系反转。若这样而弹簧区域与非弹簧区域的保持控制量的大小关系反转,则在与目标气门正时的变更相应而将上述相对旋转相位从连续进行了保持控制量的学习的区域向未进行保持控制量的学习的区域以跨区域的方式变化时,会产生实际气门正时的振荡。这样的振荡例如以下那样产生。即,若朝向目标气门正时使实际气门正时提前,则在随着该提前而相对旋转相位跨越了区域时,如上所述,被变更为从本来的大小关系反转后的保持控制量而使实际气门正时延迟。其结果,朝向目标气门正时再次使实际气门正时提前。因这样的实际气门正时的提前和延迟的反复,会产生振荡。并且,因产生这样的振荡,有可能无法使实际气门正时跟随目标气门正时的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即使在连续进行了弹簧区域和非弹簧区域的任一个区域的保持控制量的学习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目标气门正时跨区域而变化时的实际气门正时的振荡。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7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