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环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6712.7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西山智彦;高岛彰;梅田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B23P15/00;C21D1/06;C21D9/40;C23C8/02;F16G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用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带中使用的层叠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无级地调整变速器的变速比的带式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例如专利文献1)。
图13为示出在CVT中使用的无接头金属带10的立体图。
图14为将无接头金属带10局部分解,并示出其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无接头金属带10通过将一个个呈板状的金属元件11在厚度方向多个相连而作为整体形成为环状。为了将多个金属元件11支承为环状的状态,从金属元件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插入有层叠环12、12。
层叠环12是将周长逐个略有不同的无接头金属环13层叠6~12层而成的。(在图13中,仅层叠3层,这是为了便于图示而进行了简化)。
为了便于说明,将最内侧的无接头金属环13命名为第1环、将层叠于第1环的外侧的无接头金属环13命名为第2环,以下,按照随着从内侧趋向外侧而编号变大的方式命名。相对于内侧的环而其外侧的环的周长略长,当相对于内侧的环而层叠外侧的环时,二者之间形成为遍及整周大致密接的状态。
在制造层叠环12时,必须极为严格地管理各无接头金属环13的周长,以使得内侧的环与其外侧的环之间的层间缝隙落入规定的公差。
例如,如果第k层的环与第k+1层的环之间的层间缝隙比规定值大,则会成为相互摩擦而断裂的原因。
另外,由于必须将6~12层的环按照顺序层叠,因此如果第k层的环与第k+1层的环之间的层间缝隙比规定值大,则第k+2层的环或第k-1层的环无法装入,结果导致无法组装成层叠环的情况。
当然,如果层间缝隙完全消失、或在考虑板厚时第k层环的外周比第k+1层环的内周大,则自然无法层叠。
因此,以使得各环成为分别确定的周长的方式进行环的周长调整。即,施加拉力(张力)而将环拉伸至所确定的周长。此时,对于形成第1环的环、形成第2环的环、…,分别存在预先确定的周长的目标值。从道理上来说是施加拉力(张力)而对环进行拉伸,此前提出有各种用于极高精度地调整周长的方案。
例如,本申请人所提出的日本特开2011-18530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52432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经过认真研究的周长调整装置以及周长调整工序。
另一方面,在层叠环、即构成层叠环的各无接头金属带中,当然也要求高强度。因而,在周长调整后,实施时效、氧化、氮化之类的热处理,以实现例如硬度、耐磨损性的提高(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57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85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52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49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编号WO2011/077579
如果对环实施热处理(特别是时效、氧化、氮化),则存在周长的偏差变大的倾向。即,存在如下的倾向:即便在热处理前极力将周长的偏差抑制在较窄范围,在进行热处理后,偏差增大至2倍或3倍。虽然能够预想该倾向的存在与炉内的温度分布、炉内的气体浓度分布等热处理中无法彻底高精度地控制的因素非常多有关,但无法得知明确的见解。另外,还存在温度每变化1℃时的环的延展(膨胀率)大等、无法彻底控制的因素对周长变化具有大的影响的问题。
然而,如上所述,作为层叠环组合的各环所要求的周长精度范围狭窄。因而,此前无论如何都需要进行如下的作业:在热处理后一个一个地测定各环的周长,并按照长度的差异进行区分,然后选定能够组合的环。但是,这样的作业过于繁琐,在时间、成本的方面负担极大。另外,还存在没有找到适当的组合对象的环作为库存品积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层叠环的制造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环制造方法,是周长逐个略有不同的多个无接头金属环层叠而成的层叠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层叠环制造方法包括:
将钢板的端部彼此焊接从而形成圆筒状的管的焊接工序;
将上述管在与轴心正交的方向以规定宽度为单位切断,从而切出多个环的环切出工序;
对上述环进行研磨的研磨工序;
以使得多个上述环成为分别确定的周长的方式进行调整的周长调整工序;
对多个上述环进行氮化处理的氮化工序;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6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带纳米结构的填充物体的导电传送带以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车厢暗锁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