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基于聚氯乙烯的热塑性塑料并且含有羟基改性的交联NBR微凝胶体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3786.7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托尔斯滕·齐泽尔;哈拉尔德·克莱因克内希特;拉尔斯·瓦夫尔钦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朗新科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张英,宫传芝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基于 聚氯乙烯 塑性 塑料 并且 羟基 改性 交联 nbr 凝胶体 组合 | ||
1.一种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基于聚氯乙烯的热塑性塑料(A)并且包含至少一种微凝胶体(B),该至少一种微凝胶体是借助于自由基发生剂通过使用>0.1μm的波长光化学地和/或热致地或过氧化地交联的并且含有羟基并且是基于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NBR,其特征在于该微凝胶体(B)的单独初级颗粒的直径偏差,定义为
[(d1–d2)/d2]×100%,是小于500%,
其中d1和d2是所述初级颗粒的直径,条件是d1>d2;
并且该微凝胶体(B)的初级颗粒的中值粒径d50是从5nm至500nm以及该基于聚氯乙烯的热塑性塑料(A)/微凝胶体(B)的重量比是从99:1至6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NBR的微凝胶体(B)的丙烯腈含量是从10%至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NBR的微凝胶体(B)的丙烯腈含量是从15%至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NBR的微凝胶体(B)的丙烯腈含量是从20%至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微凝胶体(B)包含按重量计至少70%的在23℃下不溶于甲苯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微凝胶体(B)在23℃下在甲苯中的膨胀指数是小于8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微凝胶体(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从-60℃至+5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微凝胶体(B)的玻璃化转变范围的宽度大于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微凝胶体(B)的生产使用以下各项作为热自由基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和/或有机偶氮化合物和/或二巯基和多巯基化合物以及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微凝胶体(B)的生产使用以下各项作为热自由基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己烷-2,5-二氢过氧化物、2,5-二甲基己-3-炔-2,5-二氢过氧化物、过氧化二苯酰、双(2,4-二氯苯甲酰基)过氧化物、过苯甲酸叔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和偶氮二环己腈、二巯基乙烷、1,6-二巯基己烷、1,3,5-三巯基三嗪、双氯乙基甲醛与多硫化钠的巯基封端的反应产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来实现该微凝胶体的热交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基于聚氯乙烯的热塑性塑料(A)/微凝胶体(B)的重量比是从99:1至85:15。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基于聚氯乙烯的热塑性塑料(A)/微凝胶体(B)的重量比是从98:2至75:25。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基于聚氯乙烯的热塑性塑料(A)/微凝胶体(B)的重量比是从97:3至85:15。
15.用于通过混合至少一种基于聚氯乙烯的热塑性塑料(A)和至少一种微凝胶体(B)来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该至少一种微凝胶体(B)是借助于自由基发生剂通过使用>0.1μm的波长光化学地和/或热致地、或过氧化地交联的并且含有羟基并且是基于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NBR。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作为母料用于结合到热塑性材料中的用途。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作为母料用于生产可热塑处理的模制物件的用途。
18.经由模制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可获得的模制的物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朗新科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阿朗新科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37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辅助车辆感知周围环境的新型道路标记
- 下一篇:多功能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