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9683.5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亮太;吉井教明;堀田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B60K5/12;F16F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所使用的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被安装在动力单元和车辆主体等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并将该构件相互隔振连结的隔振连结体或隔振支承体的一种,已知有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例如具有这样的构造:将内部构件插入到外筒构件,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该内部构件和该外筒构件。
然而,对于隔振装置,主体橡胶弹性体被设为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连结内部构件和外筒构件,因此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度为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而能够将动态刚度常数(日文:動ばね定数)设定得较高,另一方面,轴线方向的刚度为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剪切刚度成分,而难以将动态刚度常数设定得较高。
因此,在日本特许第385890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这样的构造:使内部构件在轴线方向延伸至比外筒构件靠外侧的位置,将设于内部构件的延伸部分的第1凸缘部与设于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端部的第2凸缘部配置为在轴线方向上相对,并且利用连结橡胶在轴线方向上弹性连结该第1凸缘部和该第2凸缘部。由此,能够基于连结橡胶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将在轴线方向上的动态刚度常数设定得较高,因此不仅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度常数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调节,而且轴线方向的刚度常数也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调节。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构造,为了确保连结橡胶的配置空间较大,如专利文献1中的图5所示那样,需要根据内部构件的形状使内部构件相对于外筒构件在轴线方向延长并向轴线方向外侧大幅度突出,因此轴线方向尺寸的大型化、重量的增加等有可能成为问题。而且,需要在内部构件形成用于支承连结橡胶的第1凸缘部,对于内部构件而言,重量的进一步增加、形状的复杂化等有时也成为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589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所述情况为背景而做成的,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动态刚度常数和轴线方向的动态刚度常数均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设定并且还能够实现轴线方向上的紧凑化的新颖的构造的隔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另外,以下所述的各技术方案所采用的构成要素尽可能地采用任意的组合。
即,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是通过将内部构件的端部插入到外筒构件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弹性连结该内部构件的端部和该外筒构件而成的,该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部一体地形成有支承片,该支承片向内周侧突出并且与所述内部构件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面相对,该内部构件的端面与该外筒构件的支承片利用设在相对面之间的连结橡胶沿轴线方向弹性连结。
采用具有按照这样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构造的隔振装置,基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能够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定比较高的刚度常数,并且基于连结橡胶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也设定比较高的刚度常数。由此,能够提高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和轴线方向的刚度比的设定自由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被要求的隔振特性。
而且,连结橡胶配置在被插入配置于外筒构件的内部构件的端面与外筒构件的支承片之间的轴线方向相对面之间,因此能够防止因配置连结橡胶而导致在轴线方向上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以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内部构件在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面形成有凹部,所述连结橡胶固定粘接在该凹部的内表面。
采用第二技术方案,连结橡胶固定粘接在凹部的内表面,从而能够在不会造成在轴线方向上大型化的前提下确保连结橡胶的自由长度、橡胶量较大,能够谋求提高连结橡胶的耐久性。而且,还能够同时实现内部构件的部分除去所带来的轻量化。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以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凹部是在所述内部构件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局部开口而形成的,并且在该内部构件的外周面,在周向上与该凹部的开口部分错开的位置固定粘接有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9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的多级变速器
- 下一篇:用于选择性的转矩传递的转矩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