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5381.0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6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佑辅;新宫豊久;中川欣哉;山崎雄司;越智胜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26 | 分类号: | B21D22/26;B21D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立体 边缘 金属 部件 制造 方法 以及 模具 | ||
1.一种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切割自金属板并具有带两端的曲线状弯曲边缘部的坯料为原材料,将所述弯曲边缘部或进一步将与该弯曲边缘部相邻的坯料部分立体成形以制造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
以施加弯折线的弯折线施加工序为第一工序,对所述弯曲边缘部施加弯折线,使沿该弯曲边缘部的弯曲形状而上折或下折的任一弯折截面的弯曲半径为0.5mm以上30mm以下,
接下来,以立体成形工序为第二工序,通过移动所述弯曲边缘部的两端部使该两端的间隔变窄或变宽,从而以所述弯折线为起点将所述弯曲边缘部或进一步将与该弯曲边缘部相邻的坯料部分立体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在所述坯料上施加平坦的夹持部,以及从该夹持部连接至作为所述坯料的主体部分的、被施加一条或多条中至少一条弯折线的部分的两端或其中途部的中间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线为多条曲线,而该多条曲线中至少一条曲线的一部分比连接于该部分两侧的曲线部分具有更大的曲率。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按压纵壁部,该纵壁部为与进行立体化的所述弯曲边缘部相邻的部位。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伴随弯曲边缘部的立体化,按压所述弯折线。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工序构成为对正在进行所述立体化或进行所述立体化之后的弯曲边缘部的形状进行矫正。
7.一种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以切割自金属板并具有带两端的曲线状弯曲边缘部的坯料为原材料,将所述弯曲边缘部或进一步将与该弯曲边缘部相邻的坯料部分立体成形以制造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时使用该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用模具;
该制造用模具具有第一工序模具和第二工序模具,
第一工序模具用于弯折线施加工序,对所述弯曲边缘部施加弯折线,使沿该弯曲边缘部的弯曲形状而上折或下折的任一弯折截面的弯曲半径为0.5mm以上30mm以下,
第二工序模具用于接下来的立体成形工序,通过移动所述弯曲边缘部的两端部使该两端的间隔变窄或变宽,从而以所述弯折线为起点将所述弯曲边缘部或进一步将与该弯曲边缘部相邻的坯料部分立体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序模具构成为在所述坯料上施加平坦的夹持部,以及从该夹持部连接至作为所述坯料的主体部分的、被施加一条或多条中至少一条弯折线的部分的两端或其中途部的中间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立体边缘的金属部件的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线为多条曲线,而该多条曲线中至少一条曲线的一部分比连接于该部分两侧的曲线部分具有更大的曲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53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热管插入装置
- 下一篇:固化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