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机进气口燃气喷射阀的阀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2830.9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孙鹏;周志勇;张伟;林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进气口 燃气 喷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圈驱动喷射阀,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气体机进气口燃气喷射阀的阀盘结构。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排放指标要求日趋严格,市场上对大功率气体机的需求不断增长。伴随大规模的气体发动机的使用,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维护和修理成为制约气体发动机发展的重要因素,燃气喷射阀就是这样一种关键零部件。如此,喷射阀需要在高温高压等恶劣工况下累计工作数千小时,而拆卸等维护工作会导致误差逐步累积,最终致使喷射阀难以调试。主流的燃气喷射阀一般采用平面提升阀形式。这类喷射阀通常具有盘状的带有多个流动通道的阀元件,其中阀元件密封地与阀座协同作用,阀座同样具有多个流动通道。这样的阀元件典型地包括多个同心环,这些同心环通过径向的分布在圆周上的板条相互连接。喷射阀的阀元件借助中央销固定在衔铁上。衔铁与设置在喷射阀中的电磁铁协同作用,可以通过电磁铁打开,其中电磁铁必须能实现足够的行程并且必须施加足够的磁力,以便能在短的打开时间内供给必需的气体量。在阀元件的圆周上分布地设有用于接纳螺旋弹簧的空隙。螺旋弹簧的另外的端部设置在弹簧座上的空隙中,该弹簧座也形成用于阀元件的止挡部。这些弹簧一方面产生关闭力,另一方面对阀元件导向。
由于阀元件密封地与阀座协同作用,需要喷射阀关闭时提供了优良的密封性能。因此,需要对于凹槽边沿即为流量控制边沿进行精密研磨。如此精密研磨,对加工技术要求非常高,且成本不菲。同时,该喷射阀为精密零件,阀元件与阀座在装配时对中困难,对维护人员技术要求高,而不当地拆卸维护直接导致喷射阀难以调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适应国内加工厂商特点,探求简化阀盘加工难度同时不损失密封性能,并且降低拆卸等维护工作难度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证气体机进气口燃气喷射阀的阀盘气密性的前提下,降低阀盘加工难度和维护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上阀盘与下阀盘的接触密封平面设置成弧面或斜面,具有良好气密性,加工成本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体机进气口燃气喷射阀的阀盘,至少包括上阀盘和下阀盘,上阀盘和下阀盘均为圆盘形,上阀盘和下阀盘均设有同心圆环状的燃气通道,上阀盘和下阀盘相配合的盘面上均设有同心圆环状突起,上阀盘的同心圆环状突起和下阀盘的同心圆环状突起交错配合,交错配合的面为弧面或者斜面。
优选地,交错配合的面为凸凹交错配合的弧面。
优选地,上阀盘的同心圆环状突起的顶面为凸弧面,下阀盘的同心圆环状突起的顶面边缘设有与凸弧面相配合的凹弧面。
或者,下阀盘的同心圆环状突起的顶面为凸弧面,上阀盘的同心圆环状突起的顶面边缘设有与凸弧面相配合的凹弧面。
优选地,凹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凸弧面的曲率半径,并交错配合密封。
优选地,凹弧面和凸弧面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或密封圈。
更优选地,密封垫片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其中金属材质的有铜垫片,不锈钢垫片,铁垫片,铝垫片;非金属材质的有石棉垫片,非石棉垫片,纸垫片,橡胶垫片;或者密封垫片替换为密封圈,密封圈的材料为硅胶或者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交错配合的面为斜面,上阀盘和下阀盘的同心圆环状突起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均设有斜面倒角,上阀盘的斜面倒角和下阀盘的斜面倒角紧密配合。
优选地,上阀盘的斜面倒角和下阀盘的斜面倒角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或密封圈。
更优选地,密封垫片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其中金属材质的有铜垫片,不锈钢垫片,铁垫片,铝垫片;非金属材质的有石棉垫片,非石棉垫片,纸垫片,橡胶垫片;密封圈的材料为硅胶或者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密封性,且使上阀盘与下阀盘的对中性更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气体机进气口燃气喷射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燃气喷射阀的阀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燃气喷射阀的上阀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燃气喷射阀的下阀盘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燃气喷射阀的下阀盘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2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