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8297.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6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吕芳;石宇;代胜平;戴荣继;邓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永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0 | 代理人: | 张庆敏;常旭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质 核酸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设备制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是重要的研究对象。蛋白质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从整体上维持生物体新陈代谢活动的进行,是生物性状的直接表达者,而核酸是揭示生命遗传与变异的主要物质。在生物样品的分析研究中,往往样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核酸,这就需要对其中的蛋白质或核酸进行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方法有很多,比如传统的透析、超滤、凝胶过滤、有机沉淀、萃取等操作方式。而这些分离操作,在分离一种生物大分子时,往往会影响甚至破坏另外一种生物大分子的活性。而且这些方式通常需要较为复杂的人工操作或借助于多种仪器设备,这些操作在时间和分离效率上也存在很多不足。
因此,目前在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领域还缺乏一种针对细胞全蛋白与核酸的小型化、自动化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结构小巧简单,操作易行,可实现蛋白质和核酸的高效快速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包括:
大分子样品存储区、缓冲液存储区、自由流电泳芯片、蛋白收集区、核酸收集区、电源;
所述自由流电泳芯片内部设置有电泳通道,在所述电泳通道两侧设置电极,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两侧电极上;所述电泳通道的流入端设置样品入口和缓冲液入口,所述电泳通道的流出端靠近两侧电极的位置分别设置蛋白出口和核酸出口;
所述样品入口连接所述大分子样品存储区,所述缓冲液入口连接所述缓冲液存储区;所述蛋白出口连接所述蛋白收集区,所述核酸出口连接所述核酸收集区。
进一步的,所述电泳通道的流出端还设置有废液出口,所述废液出口连接废液收集区。
所述样品入口与所述大分子样品存储区之间、所述缓冲液入口与所述缓冲液存储区之间、所述蛋白出口与所述蛋白收集区之间、所述核酸出口与所述核酸收集区之间分别连接有液体输送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箱体底板、竖立隔板和中层隔板,中层隔板水平固定在所述机箱的内壁上,竖立隔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机箱的内壁并接触所述箱体底板;
所述液体输送部件和所述电源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大分子样品存储区、缓冲液存储区、自由流电泳芯片、蛋白收集区、核酸收集区和废液收集区固定在所述中层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大分子样品存储区、缓冲液存储区、自由流电泳芯片、蛋白收集区、核酸收集区、电源;在自由流电泳芯片内部设置有电泳通道,电泳通道的流入端设置样品入口和缓冲液入口,流出端设置蛋白出口和核酸出口,在电泳通道两侧设置电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两侧电极上;样品入口连接大分子样品存储区,缓冲液入口连接缓冲液存储区;蛋白出口连接蛋白收集区,核酸出口连接核酸收集区。通过上述分离装置,实现自动化的蛋白质和核酸的高效快速分离,且装置整体结构小巧简单,无需人工操作介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由流电泳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的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的扩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胞样品处理池、微滤池、膜分离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蛋白质核酸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大分子样品存储区、缓冲液存储区、自由流电泳芯片、蛋白收集区、核酸收集区、电源。
其中,自由流电泳芯片内部设置有电泳通道,在所述电泳通道两侧设置电极,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两侧电极上;电泳通道的流入端设置样品入口和缓冲液入口,电泳通道的流出端靠近两侧电极的位置分别设置蛋白出口和核酸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8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罐压力监控的微波消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波辅助染色用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