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卡发动机前悬置胶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7664.5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定岩;董学朝;李志刚;廖少龙;钱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悬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卡发动机前悬置胶垫。
背景技术
重型卡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在整车减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隔离发动机向车身或车架传递的振动;另一方面又衰减由于路面的激励或输出扭矩波动而导致发动机的振动,从而起到对动力总成限位、支撑、隔振作用。
对于压缩型的矩形发动机前悬置胶垫,其结构简单,低成本,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但是剪切强度并不高。发动机前悬置胶垫倾斜布置时,悬置胶垫受到静态剪切力。在车辆加速、制动、上下坡等工况时,因车辆瞬时加速度过大导致动力总成位移量变大,发动机前悬置胶垫缺少相应的限位措施可能导致剪切方向变形过大而损坏。发动机前悬置胶垫失效后动力总成前倾,造成风扇与护风圈间隙变小,风扇高速旋转时存在安全隐患;发动机与附件间隙过小可能导致发动机机体损坏;排气管、油管、水管等管路可能因为发动机下沉导致折瘪,影响使用性能。
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重卡发动机前悬置胶垫示意图,由上骨架1、下骨架3、橡胶2及中间金属板4组成。上骨架1和下骨架3通过橡胶2粘结在一起,中间金属板4起到调节发动机前悬置胶垫刚度作用。发动机前悬置胶垫上骨架的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发动机侧的支架相连;发动机前悬置胶垫下骨架上的孔通过螺栓与车架侧的支架相连,从而实现支撑发动机重量、限制发动机最大位移、隔离发动机振动的作用。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发动机前悬置胶垫倾斜布置时,缺少相应的限位措施;发动机悬置胶垫故障率高,影响整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使用的前悬置胶垫提出改进技术方案,使得改进的发动机前悬置胶垫具有限位措施,减少发动机前悬置胶垫最大变形,提升整车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重卡发动机前悬置胶垫,包括上骨架、下骨架和橡胶;所述橡胶设置在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之间并硫化为一体结构;
所述上骨架为金属冲压板,所述上骨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骨架的前后两侧边各设置有一个向下的凸形翻边,分别为第一凸形翻边和第二凸形翻边;
所述下骨架为金属冲压板,其前后两侧边各设置有一个向上的凹形翻边,分别为第一凹形翻边和第二凹形翻边;所述第一凹形翻边与所述第一凸形翻边配合,所述第二凹形翻边与所述第二凸形翻边配合;所述第一凸形翻边的凸顶处与所述第一凹形翻边的凹底处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凸形翻边的凸顶处与所述第二凹形翻边的凹底处预留有间隙。
所述下骨架的左右两侧部分向两侧突出,分别为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突出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下骨架和所述橡胶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
所述上骨架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圆弧形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重合。
所述橡胶的两端部设置有弧形凹槽,分别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在上骨架上设置凸形翻边及在下骨架上设置凹形翻边结构,能够控制发动机前悬置胶垫最大变形,降低发动机前悬置胶垫故障率;
2、本技术方案减小动力总成的最大位移,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发动机前悬置胶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前悬置胶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骨架,2橡胶,3下骨架,中间金属板,5上骨架,6下骨架,7橡胶,51第一凸形翻边,52螺纹孔,53第一开口,54第二开口,61第一凹形翻边,62第二凹形翻边,63第一突出部,64第二突出部,65第一安装孔,66第二安装孔,71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卡发动机前悬置胶垫,包括上骨架5、下骨架6和橡胶7;所述橡胶7设置于所述上骨架5和所述下骨架6之间并硫化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7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头旋转控制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