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油口门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3665.2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3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瞿红维;陈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油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油口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操作,目前市面上一些汽车加油口门采用电动执行器直接锁止的机构,驾驶员只需按压加油口门电动开关,即可打开加油口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对于安装塑料加油口门的汽车,由于车辆经常处于暴晒雨淋的外界环境下,塑料加油口门的上盖很容易变形,变形之后的加油口门上盖弹开角度不能满足正常的开启角度,加油口门上盖弹开角度小,电动执行器的伸缩行程时间较短,此时加油口门容易出现自锁现象。在加油时需要驾驶员和加油站工作人员同时操作方可加油,给用户和工作人员带了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在暴晒雨淋等外界环境下塑料加油口门上盖变形后,加油口门上盖弹开角度过小而出现的自锁现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油口门结构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油口门结构,所述加油口门结构包括加油口门上盖、弹簧和位于所述加油口门上盖下方的底座硬胶结构;所述加油口门上盖包括:与所述加油口门上盖一体成型的上盖铰链、位于所述上盖铰链上的上盖铰链加强筋、位于所述上盖铰链一端的至少一个弹簧安装孔和位于所述上盖铰链上、与所述弹簧安装孔同侧的弹簧作用面,所述弹簧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包括弹簧铰链安装端、弹簧底座安装端和弹簧作用端;其中,所述弹簧的弹簧铰链安装端与所述加油口门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弹簧的弹簧底座安装端与所述底座硬胶结构相抵接,所述弹簧的弹簧作用端与所述上盖铰链相抵接,其中,所述弹簧作用端具有自然状态和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弹簧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弹簧安装孔同轴,所述弹簧通过弹簧铰链安装端穿过所述弹簧安装孔与所述加油口门上盖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硬胶结构上设有底座硬胶结构加强筋,所述弹簧的弹簧底座安装端与所述底座硬胶结构加强筋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弹簧的弹簧作用端与所述上盖铰链上的弹簧作用面相抵接。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加油口门,该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加油口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加油口门结构的弹簧和上盖铰链相抵接,上盖铰链与加油口门上盖一体成型,当加油口门上盖打开时,弹簧支撑打开加油口门上盖的上盖铰链,有效防止了加油口门上盖的自锁。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通过弹簧铰链安装端穿过所述弹簧安装孔与所述加油口门上盖可拆卸连接。这种通孔连接方式连接简单,方便拆卸。
进一步地,底座硬胶结构上设有底座硬胶结构加强筋,弹簧的弹簧底座安装端与底座硬胶结构加强筋相抵接。底座硬胶结构加强筋对底座硬胶结构有加固作用,并且使得底座硬胶结构与弹簧的弹簧底座安装端抵接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油口门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油口门结构的加油口门上盖关闭时弹簧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油口门结构的弹簧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油口门结构的加油口门上盖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油口门结构的加油口门上盖关闭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油口门结构的加油口门上盖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油口门结构的加油口门上盖打开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1、弹簧;101、弹簧铰链安装端;102、弹簧作用端;103、弹簧底座安装端;2、加油口门上盖;201、上盖铰链;202、上盖铰链加强筋;203、弹簧作用面;204、弹簧安装孔;3、底座硬胶结构;301、底座硬胶结构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3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废汽车绿色拆解升降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罩支撑杆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