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车身骨架及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2410.4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林伟;李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立柱 顶盖 横梁 车身 骨架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车身骨架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燃油日益枯竭,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大力推行电动车,作为与民生关系极大的电动城市客车的推行更是迫在眉睫。现在的电动城市客车的骨架均为钢骨架,而一辆12米的客车的钢骨架自重就可以达到12.5吨,而纯电动车的电池重量为2.5吨,整车整备质量达15吨。现有的普通12米车最大总质量为18吨,这样装载质量仅剩3吨,折合乘客数量46人。这样导致现有的电动城市客车的载客量至少比普通燃油城市客车少35-40人。同时现有的纯电动客车的钢骨架很容易生锈,即使经过磷化处理后钢骨架的寿命也只有8年左右,而且不能回收利用。且磷化液中的磷是一种剧毒物质,而且矩型钢管上所喷的防锈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采用铝合金构件作为电动城市客车的骨架,且该骨架包括顶盖骨架和侧围骨架;而顶盖骨架和侧围骨架上都大量使用如图1所示的铝合金构件,例如顶盖骨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车身整体强度的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车身骨架及电动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包括长形本体,且所述长形本体包括顶壁、底壁、中间连接壁,其中所述顶壁的宽度大于底壁;其中所述顶壁和底壁平行设置并通过垂直于所 述顶壁和底壁的中间连接壁连接成一体;其中底壁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顶壁方向延伸的翻边。
其中,所述顶壁的下表面两侧的边沿为圆角。
其中,所述底壁与翻边的连接处形成圆角。
其中,所述顶壁、底壁、翻边的厚度d相等,且所述厚度d为1-15mm。
其中,所述顶壁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壁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b为30-80mm。
其中,所述顶壁的宽度a为40-150mm。
其中,所述底壁的宽度c为10-5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的铝合金车身骨架,包括上述的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的电动车的铝合金车身骨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提出的新的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其结构更为合理,能够增强车架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图2的剖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的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铆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铆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合金构件作为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合金构件作为侧围立柱时,其与侧窗下纵梁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现有的铝合金构件;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合金构件;
3、角铝;
4、铆钉;
5、衬套;
201、顶盖横梁;
202、立柱;
203、加强梁;
204、连接件;
101、侧围立柱;
102、侧窗下纵梁;
103、铆钉及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如图2、图3、图4所示的,其包括如图2所示的长形本体,且所述长形本体的横截面如图3、图4所示的,一种电动车的铝合金侧围立柱和顶盖横梁,包括长形本体,且所述长形本体包括顶壁、底壁、中间连接壁,其中所述顶壁的宽度大于底壁;其中所述顶壁和底壁平行设置并通过垂直于所述顶壁和底壁的中间连接壁连接成一体;其中底壁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顶壁方向延伸的翻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2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