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炉窑壳体的复合隔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4833.9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雷;王悦;陈雪艳;徐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壳体 复合 隔热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用板,具体属于一种隔热板,确切地适用于制备炉窑壳体的复合隔热板。
背景技术
在回转窑、铁水包、钢包等壳体有弧度的窑炉或受热容器上,所用的普通硬质保温材料,其必须进行异型定制以及砌筑才可成型,其存在制备速度慢,效率低的不足,而且单质保温材料为了提高隔热效果需要较大的厚度,会减少窑炉或容器的有效容积。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4161347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保温板及加压成型制备方法,组成及结构均与本申请不相同。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296067的文献,采用了玻璃纤维网层,无法承受高温。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374888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由膨胀珍珠岩、酚醛泡沫颗粒等成分构成,其不具备韧性,不适用于制备结构复杂,带弧形的炉窑壳体。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2695909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由砂浆抹面层、耐碱玻纤网络层等构成,其不具备韧性,不适用于制备结构复杂,带弧形的炉窑壳体。
其不具备韧性,不适用于制备结构复杂,带弧形的炉窑壳体。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172363X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由涂膜铝箔、玻璃纤维织物构成,其只能用于建筑保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保温性能的要求,又具有韧性而使用于制备具有弧度,结构复杂的炉窑壳体,并且制备快捷、方便的复合隔热板。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用于制备炉窑壳体的复合隔热板,其在于:其主要由硅酸盐隔热板层、陶瓷纤维板层、粘接在硅酸盐隔热板层与陶瓷纤维板层之间的耐热金属细丝网层、硅酸盐隔热板层上粘接的金属基反射层、金属基反射层上粘接的黑体辐射涂料、陶瓷纤维板层下端面上粘接的耐高温粘接剂层组成。
其在于:在复合隔热板上设有锚固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由于采用韧性薄壁保温材料可弯曲直接贴附在炉壳上,施工简单,同时通过隔热板本身的低导热系数以及板表面涂层通过反射辐射减少了热量的向外传导,可有效提高窑炉或容器的保温效果;又具有韧性而使用于制备具有弧度,结构复杂的炉窑壳体,并且制备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酸盐隔热板层,2—陶瓷纤维板层,3—耐热金属细丝网层,4—金属基反射层,5—黑体辐射涂料,6—耐高温粘接剂层,7—锚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用于制备炉窑壳体的复合隔热板:其主要由硅酸盐隔热板层1、陶瓷纤维板层2、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硅酸盐隔热板层1与陶瓷纤维板层2之间的耐热金属细丝网层3,在硅酸盐隔热板层1上通过粘接剂粘接的金属基反射层4、在金属基反射层4上涂覆的黑体辐射涂料5、陶瓷纤维板层2下端面上涂覆的耐高温粘接剂层6组成。所形成的复合隔热板也可采用轻压方式压紧。
为了方便于有些设备的的连接牢固,防止隔热板与炉壳的相对滑动,在复合隔热板上设有锚固孔7。
制备及施工时,直接将本隔热板通过耐高温粘接剂层6粘接在清洁的炉壳或炉衬材料表面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最佳例举,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性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4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