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中心架的半自动数控车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5599.X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9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邓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俊联鸿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7/00 | 分类号: | B23B7/00;B23Q1/7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中心 半自动 数控车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更加稳定的具有双中心架的半自动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目前,用作木楼梯的立柱,一般由中间成型段101和两端的方形端头102组成,如图1所示,数控车床利用中心刀架上的刀具对横向固定的的立柱进行加工,而且该立柱的形状一般是两方形端头102的外径大于中间成型段101的外径,所以只要对两方形端头102进行定位,设置有一个中心刀架装置即可完成加工,如中国专利号200920054332.2的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当中间成型段101需要加工一些形状较特殊,形状较为复杂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中间成型段101中会包含直径大于两端方形端头102的结构,如图2中标记的结构103、104、105,单独一个中心刀架装置显然无法稳定地加工好,必须增加稳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车床加工更加稳定,保证加工精度的具有双中心架的半自动数控车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双中心架的半自动数控车床,包括横向设置的机身,机身上固定有工作台,工作台一端固定有主轴箱,主轴箱的输出端上驱动连接有主轴顶叉,主轴箱的输入端通过机身底部的主轴电机驱动,工作台另一端通过尾座安装有尾座顶针,尾座顶针通过尾座气缸驱动,主轴顶叉和尾座顶针分别对工件两端压紧相抵;
所述工作台顶面固定有顶横向导轨,工作台后侧面固定有侧横向导轨,第一中心架装置通过第一滑板滑动坐设在顶横向导轨和侧横向导轨上,顶横向导轨与侧横向导轨之间的工作台后侧面固定有与第一滑板连接的横向丝杆,横向丝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在机身上的丝杆电机驱动,第一中心架装置包括第一中心架、粗刀机构和精刀机构,第一中心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中心套,第一中心套开设有适于工件穿过的第一中心孔;
还包括有第二中心架装置,第二中心架装置通过第二滑板滑动坐设在顶横向导轨和侧横向导轨上,第二中心架装置包括第二中心架,第二中心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二中心套,第二中心套开设有第二中心孔。
采用该结构的半自动数控车床,工件(立柱)由主轴顶叉和尾座顶针进行压紧定位,并由主轴顶叉负责驱动工件(立柱)转动,通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具有稳定作用的第二中心架装置,第二中心架上的第二中心套负责对工件(立柱)的中间成型段上直径较大的部位进行定位,使工件转动时,第二中心套对该部分定位的同时,跟随转动,由于第一中心架装置和第二中心架装置均滑动坐设在顶横向导轨和侧横向导轨上,而第一中心架装置由丝杆电机驱动,在第一中心架装置移动过程中,粗刀机构和精刀机构对工件(立柱)进行加工车削,当第一滑板触碰到第二滑板时,第一中心架可以继续进给,第二中心架装置被第一中心架装置沿导轨推移,将第二中心架装置推向工作台的一侧,使第一中心架的刀具可以加工工件上原本被第二中心套定位的部分,直至第一中心架上的粗刀机构和精刀机构对整个工件加工完毕;第二中心架装置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起到对工件的加固、定位作用,减少工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原因是,立柱的中间成型段含有直径较大的结构,快速转动时离心力较大,只靠主轴顶叉和尾座顶针对立柱定位是不够的),使工件(立柱)在加工过程中更加稳定,有效保证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第一中心架内固定有第一法兰,第一中心套通过第一中心套螺母转动连接在第一法兰上。
所述第二中心架内固定有第二法兰,第二中心套通过第二中心套螺母转动连接在第二法兰上。
所述机身后端固定有第二中心架气缸,第二中心架气缸上的伸缩杆与第二滑板驱动连接;第二中心架气缸对第二滑板进行驱动,具备自动化功能。
所述工作台上通过托料座升降连接有托料架,托料架底端通过伸缩气缸驱动托料架沿托料座上下升降滑动;托料架对工件(立柱)在安装定位前和加工完毕后起到支承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双中心架的半自动数控车床,第二中心架装置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起到对工件的加固、定位作用,减少工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原因是,立柱的中间成型段含有直径较大的结构,快速转动时离心力较大,只靠主轴顶叉和尾座顶针对立柱定位是不够的),使工件(立柱)在加工过程中更加稳定,有效保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俊联鸿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俊联鸿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5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数控车床
- 下一篇:铝合金衬塑复合管专用剥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