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片式电容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4266.0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2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袁天下;赖正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2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技术,尤其是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使产品更方便人们操作和使用,许多电子产品已开始采用触摸屏作为输入装置,触摸屏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机交流方式,因其具有生动直观的操作接口且符合人体的使用习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电容触摸屏通常包括保护盖板和触控感应模块,所述保护盖板和触控感应模块通过OCA胶相粘合,厚度较厚且透光性能较差;而单片式电容触控屏是通过在透明基板上直接镀制透明导电线路层,实现保护盖板与触控感应模块的一体化,省去了至少一片玻璃或薄膜及OCA胶,减少了贴合次数,其厚度更薄,透光率更高,已逐步成为电容触摸屏发展主流之一。
参见图1,传统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通常包括透明基板1′,在所述透明基板的周边设置有遮蔽层11′,该遮蔽层11′主要用以遮盖位于透明基板周边的金属引线,以避免金属引线透视于外而影响单片式触摸屏的视观效果,遮蔽层11′内侧部分12′为触摸屏的可视区,用以对外向用户提供操作界面且显示相应图像。在加工制作单片式电容触摸屏时,由于黑色材料比白色材料或其它有色材料的光密度较高,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黑色材料的工艺更容易控制,所以常见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遮蔽层11′通常设置为黑色材料制作的遮蔽层。
随着产品使用者对触摸屏外观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电容触摸屏的遮蔽层逐渐出现其它色彩,如白色、金色或红色等色彩的电容触摸屏;由于白色、金色或红色等有色材料的光密度较低,在采用这些光密度较低的材料制作遮蔽层时,为达到良好的遮光效果,遮蔽层的厚度通常加工的比较厚,在触摸屏制作的二次强化工艺中,由于遮蔽层与玻璃之间的高度差较大,在透明基板上贴附抗酸膜时,致使抗酸膜与玻璃贴附的不是很紧密,进而在透明基板强化过程中,氢氟酸渗透至透明基板侧边而对透明基板造成侧蚀现象,而形成不良品。因此,有必要对此种结构的单片式触摸屏进一步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该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侧边不会产生侧蚀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以及环绕所述透明基板周边设置的遮蔽层,所述遮蔽层的内表面与所述透明基板相连,在所述遮蔽层的外表面形成有光密度大于遮蔽层光密度的盖底层,所述遮蔽层的外侧边缘和所述盖底层外侧边缘均距所述透明基板的周围侧边存在间距,在该遮蔽层的外侧边缘和所述盖底层外侧边缘与透明基板的间距处设置有光密度低于盖底层的填充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的填充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遮蔽层而小于等于遮蔽层与盖底层的厚度之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所述盖底层的外侧边缘向所述遮蔽层外表面内侧缩进而在遮蔽层的边缘处形成间距,所述填充层覆盖该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的盖底层的内侧边缘亦位于所述遮蔽层外表面内侧位置且所述盖底层的内侧边缘与所述遮蔽层的内侧边缘亦存在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的遮蔽层为多层结构,且所述遮蔽层的各层的内侧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周边的距离逐层缩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的遮蔽层各层的外侧边缘至所述透明基板的周边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的遮蔽层的外侧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板的周围侧边的间距为350-450μm,所述盖底层的外侧边缘与所述遮蔽层的外侧边缘的间距为150-3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未经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4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海因酶表达菌固载化的方法
- 下一篇:生产酶产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