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衡重式叉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6598.4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焕武;张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叉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车辆,特别涉及一种平衡重式叉车。
背景技术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346016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三支点平衡重式电动叉车,此类叉车的平衡重一般都是固定的,而平衡重式叉车采用杠杆原理来搬运物料,叉车以前轮与地面接触点为支点,以自身重力形成的力矩来平衡货物产生的力矩,从而使整车保持稳定,同时保证转向轮有足够的抓地力;且平衡重的大小与叉车额定负载相关,负载大的叉车,平衡重相应较大,负载小的叉车平衡重相应较小;这就导致在叉车使用中出现三种结果:其一是货物重量超出叉车额定负载,无法实现搬运;其二是货物重量与叉车额定负载相当,在保证搬运稳定性下,最大程度发挥空间优势;其三是货物重量小于叉车额定载荷,叉车的载重优势得不到发挥,而较大的空间要求对货物搬运带来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平衡重式叉车,能够调节配重与前轮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针对不同重量的货物都能尽可能地实现最佳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衡重式叉车,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上的前轮及后轮、设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前轮前方的货叉、设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前轮后方的配重,所述配重前后活动设置于所述车架。
通过配重的前后活动,从而调整叉车的重心位置,从而使后轮与地面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力,以使叉车在搬运不同重量的货物时,都能够具有良好地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配重产生前后位移的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节装置为油缸;该种平衡重式叉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上且与所述油缸通过油管连接的液压动力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该种平衡重式叉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与所述后轮之间的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车架上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油管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电磁阀。
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车架与后轮之间的压力,也即后轮对地的接触力,若检测到的压力过小,则控制装置通过对电磁阀的控制,使配重后移,从而使整车重心后移,以增加后轮对地的接触力,当该接触力达标时,电磁阀关闭,配重稳定在当前位置;若检测到的压力过大,则控制装置通过对电磁阀的控制,使配重前移,从而使整车重心前移,以减小后轮对地的接触力,当该接触力达标时,电磁阀关闭,配重稳定在当前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该种平衡重式叉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有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配重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车架上设有适于所述滚轮滑动的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该种平衡重式叉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车架及配重;所述配重形成所述车身的尾部。
上述设置,使得配重的移动同时影响了车身的长度,当配重后移时,车身变长,转弯半径变大,当配重前移时,车身变短,转弯半径变小;如何设置,使得该种叉车能够针对不同重量的货物,始终尽可能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空间优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能有效根据不同重量的货物调整车身的重心,从而一方面使叉车始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能尽可能最大程度发挥叉车的空间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配重示意图。
图中,1、车架,11、前轮,12、后轮,13、长槽,2、货叉,3、配重,31、滚轮,4、油缸,5、液压动力单元,51、油管,61、压力传感器,62、控制装置,63、电磁阀,64、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平衡重式叉车,包括车身,车身包括车架1及活动连接于车架1的配重3。
配重3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31;车架1上设有适于滚轮31滑动的长槽13;配重3形成车身的尾部,从而使配重3的活动影响车身的长度。
车架1上设有前轮11及后轮12,本实施例,后轮12为驱动轮。
车架1上在位于前轮11前方的位置设有货叉2,配重3位于前轮11后方。
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配重3产生前后位移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为油缸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6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炉体或槽体沉没辊道安装装置
- 下一篇:启闭机折线卷筒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