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模具排气装置及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3209.6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6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国;朱婵;朱超;刘权萍;杨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云春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模具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压铸模具排气装置及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的排气槽是高温、高压熔融状的金属液充填型腔过程中型腔内受到排挤的高温高压气体排出的通道,即其主要作用是将型腔中的高温高压气体排出。常见的排气槽有多种结构形式,这些排气槽的深、浅与压铸压力有关,而压铸压力又与材料种类、工件复杂程度、大小有关,因此,排气槽的深浅程度不易把握。倘若排气槽深了,高温高压熔融状的金属液和/或气体容易通过排气槽直接排出到模具外面而伤人,同时,排气的气流较快,进而影响压铸件的质量;倘若排气槽浅了,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也会影响压铸件的质量。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文所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高温高压熔融状的金属液和/或气体排出到模具外伤人的压铸模具排气装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高温高压熔融状的金属液和/或气体排出到模具外伤人的压铸模具。
就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排气装置而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铸模具排气装置,包括
具有排气通道的本体,所述排气通道具有排气口及用于与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连通的进气口;以及
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且能够将所述排气通道内的流体引向地面的引流结构。
所述引流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接头、一端与该接头的另一端连通的弯头及一端与该弯头的另一端连通且另一端向下指向地面的第一引流管。
所述第一引流管指向地面的那端与地面垂直。
所述引流结构为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且另一端向下指向地面的第二引流管。
所述第二引流管指向地面的那端与地面垂直。
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基块及与该第一基块配合的第二基块;所述第一基块与所述第二基块相向配合的表面具有凹槽,该凹槽的底面具有若干沿其横向延伸的第一凸起部,这些第一凸起部两两相邻间形成第一槽部,该凹槽在该第一基块的一侧壁具缺口;所述第二基块与所述第一基块的凹槽相对应的表面具有第二凸起部,这些第二凸起部两两相邻间形成第二槽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第一槽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槽部、第二凸起部一一对应配合且相互间留有间隙形成所述排气通道,所述凹槽的缺口与所述第二基块相应部位形成所述进气口。
所述本体内具有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的引流空腔。
就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而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铸模具,包括上述结构的压铸模具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排气装置的本体具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具有排气口及用于与压铸模具的型腔连通的进气口,引流结构与排气口连通且能够将排气通道内的流体引向地面。即使排气通道较大,高温高压熔融状的金属液和/或气体被引流结构引向地面,能够避免其直接喷射而伤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包括上述结构的压铸模具排气装置,能够避免温高压熔融状的金属液和/或气体直接喷射而伤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排气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排气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排气装置的第一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排气装置的第二基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3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