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密闭排污组件的油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4334.2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鲁德(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B65D25/38;B65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闭 排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密闭排污组件的油瓶。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而润滑油的保存和运输是通过油桶来进行的,然后在我们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取出存放在一个容器内,通过容器来对设备进行添加。油瓶是平时我们用来储存和给器械添加润滑油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在我们平时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杂志沉淀在油瓶底部,清理很是麻烦,必要时会将油全部倒出,造成浪费和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密闭排污组件的油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密闭排污组件的油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与瓶体螺纹连接,瓶体下部设有脚架;瓶体下表面设有第一圆柱形凸起,瓶体内部下表面呈漏斗形,瓶体内部下表面中心区域设有第一沉孔,瓶体下表面设有第二沉孔,第一沉孔与第二沉孔之间设有第一通道;第二沉孔内螺纹连接有截面为U形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旋转连接有外螺纹轴,外螺纹轴螺纹连接有密封盘和第一圆盘,密封盘与第一通道滑动密封连接,第一壳体的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端盖;外螺纹轴上表面设有正方体柱,正方体柱上表面设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下表面设有胶层,正方体柱内设有气囊;以及,外螺纹轴下表面中心区域设有第一通径,正方体柱外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二通径,且第二通径的下表面位于第一通径内,第一通径螺纹密封连接有橡胶管,橡胶管的尾端设有堵头。
作为优选,第一壳体的下表面中心区域镶嵌有第一石墨环,第一圆盘上表面中心区域镶嵌有第二石墨环,第一圆盘位于第一壳体内。
作为优选,第一石墨环位于第二石墨环的上方。
作为优选,端盖主表面设有通孔,橡胶管穿过通孔,堵头位于端盖下方,且堵头位于脚架下表面上方。
作为优选,正方体柱的中轴线与外螺纹轴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正方体柱的中轴线与第二圆盘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优选,第二圆盘的直径比第一沉孔的直径小0.5mm~5mm,正方体柱的外接圆直径比第一通道的直径小5mm~20mm。
作为优选,第一沉孔的中轴线与第二沉孔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沉孔的中轴线与第一通道的中轴线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优选,端盖下表面设有塑料条,塑料条通过螺钉与端盖下表面固定连接;瓶体外表面还可设有一组弧形板,弧形板之间可设有轴,轴上可旋转连接有杆,杆尾端可设有圆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第二沉孔内螺纹连接有截面为U形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旋转连接有外螺纹轴,外螺纹轴螺纹连接有密封盘和第一圆盘,密封盘与第一通道滑动密封连接,第一壳体的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端盖,通过旋转第一壳体,将第一壳体往下拉,然后随之将外螺纹轴往下拉,第二圆盘进入第一沉孔内进行密封效果,由于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杂质都在第一通道内,有利于集中存放,使润滑油质量有所保证,并利于排放;
2.外螺纹轴螺纹连接有密封盘,密封盘与第一通道滑动密封连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避免污染;
3.正方体柱内设有气囊,当没有旋转出第一壳体的时候,通过浮力使得第二圆盘离开第一沉孔,便于油自行进行沉淀作业;
4.外螺纹轴下表面中心区域设有第一通径,正方体柱外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二通径,且第二通径的下表面位于第一通径内,第一通径螺纹密封连接有橡胶管,橡胶管的尾端设有堵头,取下堵头后,油中杂质从第二通径进入第一通径内,然后通过橡胶管排出;
5.整体设计新颖,有效快捷的排出沉淀物质,并且不会造成过多的油品损耗,防止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密闭排污组件的油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密闭排污组件的油瓶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密闭排污组件的油瓶的外螺纹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鲁德(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巴鲁德(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4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