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减震搬运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2936.0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明;代甫容;彭正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隆盛科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2105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减震 搬运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搬运升降装置,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发动机的搬运过程中,因为需要针对发动机进行保护,因此,希望这些搬运装置具有一定的缓冲功效,且因为发动机质量较大,一般都需要采用提升装置协助搬运,因此,对于这些发动机的保护就更加重要,以避免给发动机安装造成影响。而一般的搬运和升降方式,大多直接针对发动机进行,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因此,不利于发动机的搬运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搬运升降装置,以便更好地针对发动机进行保护和使用,改善发动机搬运使用的便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搬运升降装置,包括底座腔,底座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部设置有电机轴,电机轴穿过设置在底座腔上部的轴承座,电机轴顶部连接有承载台;承载台上部设置有电机腔;电机腔中左侧面上连接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右端连接有挤压板;底座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液压器和右液压器,左液压器和右液压器上部分别设置有左液压伸缩柱和右液压伸缩柱,左液压伸缩柱和右液压伸缩柱的侧面上连接有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电机腔左右两侧的凹槽中。
进一步地,电机腔的侧壁中设置有多个软体柱。
进一步地,承载台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滚珠和右滚珠,左滚珠和右滚珠分别设置在底座腔上部滑槽中。
进一步地,底座腔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滚轮和右滚轮。
该装置根据需要将汽车发动机放置在电机腔中,利用挤压板予以固定一面,挤压弹簧予以挤压。而电机腔侧壁中的软体柱起到减震作用,避免搬运过程中碰撞。电机腔中设置成阶梯状,有助于发动机放置在腔体中避免碰撞。在运输过程中,整个电机腔的外侧利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予以固定,避免滑动。当需要取出或者放置发动机时,利用驱动电机开启带动承载台旋转,从而使得电机腔旋转到合适的角度,便于取出或者放置发动机。需要将发动机升降时,则同时操作左液压器和右液压器,使得左液压伸缩柱和右液压伸缩柱升降,从而利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升降,调节电机腔的高度位置,实现发动机的升降,便于根据需要安装使用发动机。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地安装和使用发动机,发动机放置在电机腔中便于减震处理,并能旋转角度便于放置和取出,且能利用液压器的升降完成发动机的升降,从而方便运输发动机且能予以减震处理,并能根据需要升降到一定高度利于发动机的安装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右液压器;2、右滚轮;3、底座腔;4、右液压伸缩柱;5、右滚珠;6、右支撑杆;7、电机腔侧壁;8、软体柱;9、电机腔;10、挤压板;11、挤压弹簧;12、承载台;13、左支撑杆;14、左液压伸缩柱;15、左滚珠;16、左液压器;17、左滚轮;18、轴承座;19、电机轴;2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汽车发动机减震搬运升降装置,包括底座腔3,底座腔3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上部设置有电机轴19,电机轴19穿过设置在底座腔3上部的轴承座18,电机轴19顶部连接有承载台12;承载台12上部设置有电机腔9;电机腔9中左侧面上连接有挤压弹簧11,挤压弹簧11右端连接有挤压板10;底座腔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液压器16和右液压器1,左液压器16和右液压器1上部分别设置有左液压伸缩柱14和右液压伸缩柱4,左液压伸缩柱14和右液压伸缩柱4的侧面上连接有左支撑杆13和右支撑杆6;左支撑杆13和右支撑杆6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电机腔9左右两侧的凹槽中。电机腔9的侧壁中设置有多个软体柱8。承载台12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滚珠15和右滚珠5,左滚珠15和右滚珠5分别设置在底座腔3上部滑槽中。底座腔3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滚轮17和右滚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隆盛科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隆盛科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2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