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6952.2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姚勇;汪波;袁朝春;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组(10),冷却管路(20),发热装置(30),水泵(40),控制器(50),温度传感器(60),水箱(70),电磁阀A(80);所述水箱(70)、水泵(40)和电磁阀A(80)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冷却管路(20)缠绕所述锂电池组(10),所述发热装置(30)位于所述锂电池组(10)单电池间,所述冷却管路(20)与水箱(70)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0)安装在所述锂电池组(10)上,所述控制器(50)用来控制所述发热装置(30)、水泵(40)和电磁阀A(80)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20)是涂有导热漆的铝合金扁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20)管内有4~6根平行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20)端部设有接口a(25)、接口b(26)、接口c(27)、接口d(28),所述冷却管路(20)采用双水泵(40)供水,所述水泵(40)外有第二水泵,两者并联,所述电磁阀A(80)并联一个电磁阀B(90),所述接口a(25)与电磁阀A(80)连接,所述接口b(26)、接口c(27)与所述水箱(70)连接,所述接口d(28)与所述电磁阀B(9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20)是双层结构,第一层布置在锂电池组(10)中部,第二层布置在锂电池组(10)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20)设有口A(21)、口B(22)、口C(23)、口D(24),所述冷却管路(20)采用双水泵(40)供水,所述水泵(40)外有第二水泵,两者并联,所述电磁阀A(80)并联一个电磁阀B(90),所述电磁阀A(80)与口A(21)相连,电磁阀B(90)与口C(23)相连,口B(22)、口D(24)回到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20)设有口A(21)、口B(22)、口C(23)、口D(24),所述冷却管路(20)采用双水泵(40)供水,所述水泵(40)外有第二水泵,两者并联,所述电磁阀A(80)并联一个电磁阀B(90),电磁阀A(80)与口A(21)相连,电磁阀B(90)与口D(24)相连,口B(22)、口C(23)回到水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20)设有口A(21)、口B(22)、口C(23)、口D(24),所述冷却管路(20)采用双水泵(40)供水,所述水泵(40)外有第二水泵,两者并联,所述电磁阀A(80)并联一个电磁阀B(90),电磁阀A(80)与口A(21)相连,口B(22)与口C(23)通过软管相连,口D(24)回到水箱。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30)为一种软性均匀面发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69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宽阻带抑制的平面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电动助力车用智能铅酸蓄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