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料机及其翻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3256.6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1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郑艳妮;肖中元;叶恒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38 | 分类号: | B65G47/38;B65G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薛晨光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料机 及其 翻斗 装置 | ||
1.一种翻斗装置,包括:设置在料斗(9-9)平行于运动方向的侧面的翻转拨块(9-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料导轨(1)和翻料导轨升降驱动部件(2);所述翻料导轨(1)包括:与所述翻转拨块(9-3)相配合实现所述料斗(9-9)倾翻的翻料斜轨(3)、保持所述料斗(9-9)倾翻状态的水平导轨(4)和引导所述料斗(9-9)水平复位的复位斜轨(5);所述翻料导轨升降驱动部件(2)具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翻料导轨(1)紧固连接,驱动所述翻料导轨(1)升起实现其导向功能,及落下解除其导向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料斗(9-9)设置翻转拨块(9-3)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对侧翻转拨块(9-4)、对侧翻料导轨(1-1)及对侧翻料导轨升降驱动部件(2-2);
所述对侧翻转拨块(9-4)、与对侧翻料导轨(1-1)相配合;
所述对侧翻料导轨升降驱动部件(2-2)通过与所述对侧翻料导轨(1-1)紧固连接的升降输出端,驱动所述对侧翻料导轨(1-1)升起实现其导向功能,及落下解除其导向功能;
所述料斗(9-9)实现卸料、姿态保持及复位的姿态变化由所述对侧翻料导轨(1-1)与所述翻料导轨(1)共同引导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9-9)实现卸料、姿态保持及复位的姿态变化由所述对侧翻料导轨(1-1)与所述翻料导轨(1)以依次引导的形式实现料斗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导轨升降驱动部件(2)和对侧翻料导轨升降驱动部件(2-2)分别包括:
带动相应翻料导轨(1,1-1)升降的第一连杆(6)和第五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6)和第五连杆(11)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翻料导轨(1,1-1)铰接;
驱动所述第一连杆(6)转动的第二连杆(7),所述第二连杆(7)的一端与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轴(11-11)紧固连接后,通过第一轴(11-11)铰接在第一基座(8)上;
驱动所述第五连杆(11)转动的第四连杆(12),所述第四连杆(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轴(12-12)紧固连接后,通过第二轴(12-12)铰接在第二基座(8-1)上;
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四连杆(12)另一端的第三连杆(13);
通过往复直线运动,驱动所述第二连杆(7)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基座(8)转动的动力部件(9),所述动力部件(9)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所述动力部件(9)的底座活动铰接在驱动器底座(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导轨升降驱动部件(2)包括:位于所述翻料导轨(1)下方的一个或若干个同步伸缩的油缸(9-7)或气缸(9-8);所述油缸(9-7)或气缸(9-8)的伸缩端与所述翻料导轨(1)下端面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9)为液压缸、气缸或直线步进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馈所述动力部件(9)运动位置信息的多个位置传感器(9-1),所述位置传感器(9-1)将触发信号反馈给控制所述翻料导轨升降驱动部件(2)动作的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设置,由与所述第一轴(11-11)同步旋转的拨块触发,触发位置位于所述翻料导轨(1)升起实现其导向功能的导向锁定位(9-5),及落下解除其导向功能的复位锁定位(9-6)。
9.一种输料机,包括驱动链轮(10-1)、从动链轮(7-7)、和与所述驱动链轮(10-1)和从动链轮(7-7)配合的两条并行的输送链(4-4)以及通过铰接轴(9-2)铰接在所述输送链(4-4)之间的料斗(9-9),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除距离驱动链轮(10-1)最近的卸料处以外的其余的所有卸料处,均分别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翻斗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32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生产线补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全固化毛毡生产加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