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恢复续流的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6294.9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仁;黄赛琴;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安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恢复续流的二极管。
背景技术
大功率快速软恢复二极管主要应用在高频电力电子电路中,它与主回路中的晶闸管或IGBT等新型电力半导体开关器件相并联,开关器件反向时,流过负载中的无功电流,减小电容的充电时间,同时抑制因负载电流瞬时反向而感应的过电压尖峰。传统的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不够快,耐压性不够;这样在硬开关过程中存在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Irm)增加了开关器件开通损耗率和过电压尖峰,并且在快速di/dt开关时能够产生电磁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软恢复续流的二极管,缩短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提高反向恢复软度,同时使二极管具有较高的耐压,从而达到控制自调节发射效率和缩短反向恢复时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软恢复续流的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基区采用缓冲层结构,所述的缓冲层结构为:在基区的N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N1区和N2区;在基区的P区中镶嵌有至少4个P+区;所述P区和4个P+区结构能控制空穴的注入效应。
进一步地,所述4个P+区均匀分布于P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基区的N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N1区和N2区;在基区的P区中镶嵌有至少4个P+区;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基区和阳极之间采用缓冲层结构,使得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且驻留时间更长,提高了二极管的软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软恢复续流的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基区采用缓冲层结构,所述的缓冲层结构为:在基区的N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N1区和N2区;在基区的P区中镶嵌有至少4个P+区;所述P区和4个P+区结构能控制空穴的注入效应;在基区的N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N1区和N2区,这样N1区和N2区增加了二极管的耐性。
其中,所述4个P+区均匀分布于P区。从而达到控制自调节发射效率和缩短反向恢复时间的目的。
总之,本发明在基区的N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N1区和N2区;在基区的P区中镶嵌有至少4个P+区;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基区和阳极之间采用缓冲层结构,使得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且驻留时间更长,提高了二极管的软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安特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安特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6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绒后晶体硅碱洗槽的碱液加热系统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