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薄硅片切割的新型槽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3613.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9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兵;匡文军;章明远;武瑞;赵存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B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薄 硅片 切割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硅片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割槽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行业中,切片环节做为最重要的形态转变环节,对硅片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往复切割”技术,由于钢线在往复运动,转动的槽轮会在转向过程中进行加减速的缓冲时间,导致单位时间内形成周期数,从而在太阳能硅片表面造成的较深线纹致使表面参数偏高,因此现阶段各企业为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更改切割方式,将原有的“往复切割”方式变更为“单向切割”,将钢线的走向由切割始端至末端沿一个方向走线,消除主轴的加减速时间。以获得更好的加工表面。“单向切割”中由于新线由头部入线,尾部出线,导致头部钢线线径粗,尾部钢线在经过一定距离的硅料磨损后直径变细,同时为减小断线风险,尾部张力设定值为19N,较头部张力小1N,钢线的延展率为2.5%左右,而主辊头部布线槽槽底到槽轮主体的轴线与尾部布线槽槽底到槽轮主体的轴线的距离相同,因此尾部的张力损失会更大,导致钢线线摆动量大,对硅片的厚度参数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本设计,有效降低了槽轮尾部硅片总厚度变化大的情况,确保了切割整体硅片的厚度呈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硅片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超薄硅片切割的新型槽轮,其包括圆柱形槽轮主体,在所述槽轮主体的侧面上由头部到尾部均匀排列有圆形布线槽,由头部到尾部的所述圆形布线槽槽底到槽轮主体的轴线距离依次递增L。
优选的,所述槽轮主体头部的所述圆形布线槽槽底到轴线距离为95mm-110mm。
优选的,所述L为0.1-0.1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效降低了槽轮尾部硅片总厚度变化大的情况,确保了切割整体硅片的厚度呈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硅片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槽轮主体1、圆形布线槽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用于超薄硅片切割的新型槽轮,其包括圆柱形槽轮主体1,在槽轮主体1的侧面上由头部到尾部均匀排列有圆形布线槽2,槽轮主体1头部的圆形布线槽2槽底到槽轮主体1的轴线距离A为95mm;由头部到尾部的圆形布线槽2槽底到槽轮主体1的轴线距离依次递增L为0.11mm。
实施例2:一种用于超薄硅片切割的新型槽轮,其包括圆柱形槽轮主体1,在槽轮主体1的侧面上由头部到尾部均匀排列有圆形布线槽2,槽轮主体1头部的圆形布线槽2槽底到槽轮主体1的轴线距离A为110mm;由头部到尾部的圆形布线槽2槽底到槽轮主体1的轴线距离依次递增L为0.1mm。
实施例3:一种用于超薄硅片切割的新型槽轮,其包括圆柱形槽轮主体1,在槽轮主体1的侧面上由头部到尾部均匀排列有圆形布线槽2,槽轮主体1头部的圆形布线槽2槽底到槽轮主体1的轴线距离A为102mm;由头部到尾部的圆形布线槽2槽底到槽轮主体1的轴线距离依次递增L为0.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3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切方机单晶硅加工工件
- 下一篇:一种不易断齿的水泥搅拌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