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碳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1601.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燃油吸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碳罐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蒸汽吸附脱附装置,俗称碳罐,是汽车燃油蒸发吸附系统中的核心构件,一般装在汽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由于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蒸气,汽车燃油蒸发吸附系统的作用是将油箱的蒸气引入燃烧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其工作原理为,因为活性碳有吸附功能,当汽车运行或熄火时,燃油箱的汽油蒸气通过管路进入活性碳罐中被活性炭吸附。 发动机熄火后,汽油蒸气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碳罐中,当发动机启动后,装在活性碳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燃油蒸发净化装置的电磁阀门打开,活性碳罐内的汽油蒸气被吸入进气歧管参加燃烧。
现有的一种碳罐结构,包括罐体,罐体顶部一端并列设置有用于和燃油箱相连的吸附管以及用于和发动机相连的脱附管,罐体顶部另一端还设置有通气口。例如我国专利申请号201120012884.4所公开的一种碳罐,即属于这种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的碳罐安装后,发动机未工作时,汽油蒸气从吸附管进入到罐体内并吸附在罐体内的活性炭中,当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进气歧管处的电磁阀门打开后,在吸力作用下,罐体内的汽油蒸气被吸入进气歧管参加燃烧。其中通气口和大气连通使得上述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这种现有的碳罐结构中,由于通气口向上设置,容易累积灰尘或者进入泥水,进而产生堵塞以及破坏活性炭吸附效果,对活性炭保护效果较差,碳罐使用寿命较短。另外,这种现有的碳罐结构,一般采用抱箍安装固定,成本较高且固定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活性炭保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汽车碳罐结构,并进一步提高其固定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碳罐结构,包括整体呈矩形块结构的罐体,罐体顶部的一端并列设置有用于和燃油箱相连的吸附管以及用于和发动机相连的脱附管,罐体顶部另一端还设置有通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上连接固定有一个通大气管,所述通大气管弯曲后入口向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通气口上连接固定有一个通大气管,通大气管弯曲后入口向下设置。这样,能够保证通气口通气功能,同时能够避免灰尘或泥水等从通气口进入到碳罐内部,对活性炭保护效果好,碳罐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化,所述罐体内侧表面上向外凸起延伸形成有一对卡子,所述通大气管为软管且往罐体内侧表面方向弯曲向下后卡接入卡子固定。
这样优化后,通大气管采用软管可节省成本,通大气管往罐体内侧表面的方向弯曲,被隔开在罐体和车架之间,能够更好地避免异物通过通大气管进入罐体。同时通大气管靠卡子固定,能够避免通大气管晃动,造成磨损或发出异响。
作为优化,所述碳罐内侧表面上还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一个安装板,安装板靠一个安装支架间隔安装在碳罐内侧表面上,安装板上部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上部连接凸起,安装板一侧具有沿侧面延伸的侧边连接凸起,所述上部连接凸起和侧部连接凸起上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所述安装板中部开设有插接孔。
这样,安装时,可以靠车架上的插接块插入到安装板上的插接孔内限位,然后靠螺栓连接安装板的上部连接凸起和侧部连接凸起上的螺栓连接孔和车架对应部位,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实现立体式固定。结构简单,且极大地提高了固定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通气口以及吸附管和脱附管的连接口位置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吸附管的连接口位置位于通气口和脱附管的连接口位置之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吸附、脱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对活性炭保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固定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快捷且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碳罐结构,包括整体呈矩形块结构的罐体1,罐体1顶部的一端并列设置有用于和燃油箱相连的吸附管2以及用于和发动机相连的脱附管3,罐体1顶部另一端还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上连接固定有一个通大气管4,所述通大气管4弯曲后入口向下设置。
其中,所述罐体1内侧表面上向外凸起延伸形成有一对卡子5,所述通大气管为软管且4往罐体内侧表面方向弯曲向下后卡接入卡子5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1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油轨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发动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