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菌、真菌培养基配制用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7291.0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邓茂林;伍丹;陈柯志;王德毅;何颖;刘文军;罗成鑫;吴小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4;C12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真菌 培养基 配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菌、真菌培养基配制装置,特别是细菌、真菌培养基配制用锅。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和医学研究试验中,往往需要对含有多种细菌、真菌的生物样本进行细菌、真菌分离培养等操作。现有的细菌、真菌培养方法多为手工方式,其大致过程为:1、配置培养基;2、培养基高温灭菌,一般在121℃左右温度下灭菌30分钟;3、接种;4、恒温培养。在高温灭菌步骤中,目前常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高温灭菌,其具体操作是将培养基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
这种手工操作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弊端,它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带有一定传染性的样本,容易造成传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2)、操作过程中存在相当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分离培养的质量;
(3)、在加热过程中,人工搅拌,容易烫伤搅拌工作人员,造成安全事故;
(4)、由于通过电磁炉加热,其单次高温灭菌量有限,不便于实施批量化大规模的细菌培养;
(5)、高温灭菌后,进行灌装分离时,同样采用人工操作,工作量大,而且同样存在感染和被烫伤的风险;
(6)、采用电加热高温灭菌,而在需要降温时,则只能通过其它途径进行降温,增加设备成本,同时增大设备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设备成本低、温度控制迅速且均匀、安全性高和可批量化培养的细菌、真菌培养基配制用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细菌、真菌培养基配制用锅,它包括锅炉本体、夹套、搅拌电机、搅拌叶轮、进气管、出气管和过滤器,夹套设置于锅炉本体的外侧,夹套与锅炉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夹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伸入锅炉本体内部,且末端安装有搅拌叶轮,进气管与夹套下部内侧连通,进气管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门,出气管与夹套上部内侧连通,出气管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门,锅炉本体的出液口与过滤器相连,锅炉本体底部周围安装有多个支脚。
所述的进气管的进气方向与夹套的内壁相切。
所述的锅炉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温度表和气压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向夹套与锅炉本体之间形成的密闭空腔内通入蒸汽或冷却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可在同一台设备上实现,降低设备成本,减小占地面积。
2、蒸汽加热,同时进气管的进气方向与夹套的内壁相切,蒸汽进入密闭空腔内后形成直接沿着夹套内壁流动,并逐渐上升,形成涡流,加热迅速,而且加热均匀。
3、将培养基放入锅炉中搅拌加热、冷却,从锅炉底部放出,经过过滤器后排出,整个过程,避免培养基与操作人员接触,能有效降低被烫伤和被传染风险。
4、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叶轮自动搅拌,减小操作人员的劳动量。
5、锅炉容积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便于实施批量化、大规模的细菌培养。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本体,2-夹套,3-搅拌电机,4-搅拌叶轮,5-进气管,6-进气阀门,7-出气管,8-出气阀门,9-过滤器,10-支脚,11-温度表,12-气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细菌、真菌培养基配制用锅,它包括锅炉本体1、夹套2、搅拌电机3、搅拌叶轮4、进气管5、出气管7和过滤器9,夹套2设置于锅炉本体1的外侧,夹套2与锅炉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夹套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3,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伸入锅炉本体1内部,且末端安装有搅拌叶轮4,进气管5与夹套2下部内侧连通,进气管5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门6,出气管7与夹套2上部内侧连通,出气管7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门8,锅炉本体1的出液口与过滤器9相连,锅炉本体1底部周围安装有多个支脚10。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进气管5的进气方向与夹套2的内壁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的锅炉本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温度表11和气压表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待灭菌培养基放入锅炉本体1内,盖上顶盖,通过锁紧装置锁紧顶盖,使得锅炉本体1处于完全密封状态,打开进气阀门6和出气阀门8,通过向进气管5内通入高温蒸汽,保持夹套2内侧温度在121℃左右,蒸汽在进入夹套2与锅炉本体1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后,形成涡流,沿着夹套2内壁盘旋上升,蒸汽不会出现紊乱现象,加热速度快,且锅炉本体1受热均匀,在加热过程中,开启搅拌电机3,通过带动搅拌叶轮4对培养基进行搅拌,使得锅炉本体1内部的培养基受热更均匀,加热完成后,需要对培养基进行冷却,则向进气管5内通入冷却液或冷却气体,使锅炉本体1内部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达到排放要求后,培养基从锅炉本体1的出液口进入过滤器9,进行过滤,最后排出锅炉本体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7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连续培养装置
- 下一篇:滑动构件以及滑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