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椭圆-椭圆节曲线齿轮行星系旋转式分插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8811.1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革;应孔月;叶永松;王蝉;李世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椭圆 曲线 齿轮 行星 旋转 式分插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水稻插秧机,尤其涉及一种椭圆-椭圆节曲线齿轮行星系旋转式分插机构。
背景技术
高速水稻插秧机旋转式分插机构具有插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工作性能好等优点。但是,目前设计的旋转式分插机构的非圆齿轮系传动特性不太好,机器的振动较大,对插植秧苗大小的适应性较差。如:目前已有的由一种椭圆节曲线构成的非圆齿轮分插机构的运动轨迹和姿态在取秧时对秧苗的损伤比较严重,在推秧插植后产生的插植穴口也较大,容易造成倒秧和漂秧现象。所以,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非圆齿轮节曲线行星系分插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椭圆-椭圆节曲线齿轮行星系旋转式分插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插机构的椭圆-椭圆节曲线齿轮行星系旋转箱,它主要包括太阳轮、两个中间轮、两个行星轮、行星架、两个栽植臂、两个秧针、机架;太阳轮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行星架安装在机架上;太阳轮两边对称,均依次布置有中间轮和行星轮;且两个中间轮和两个行星轮的旋转中心固定在行星架上,两个栽植臂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行星轮上,两个秧针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栽植臂的前部;中间轮分别和太阳轮和行星轮共轭,中间轮和太阳轮啮合,同时又和行星轮啮合;太阳轮的节曲线是由两段等长轴、不等短轴的椭圆弧曲线ACB和椭圆弧曲线ADB构成,两种曲线光滑连接,且各占据180°的圆心角。
本实用新型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非圆齿轮节曲线采用两段等长轴不等短轴的半椭圆组成,节曲线变化灵活,从而使得推秧插植后产生的插植穴口较小,插植秧苗的倒秧和漂秧现象明显减少,伤秧少,能够满足多种农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原理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节曲线构成图;
图中:太阳轮1、中间轮2、行星轮3、行星架4、栽植臂5、秧针6、机架7、椭圆弧曲线ACB8、椭圆弧曲线ADB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椭圆-椭圆节曲线齿轮行星系旋转式分插机构,它主要包括太阳轮1、两个中间轮2、两个行星轮3、行星架4、两个栽植臂5、两个秧针6、机架7;太阳轮1固定连接在机架7上,行星架4安装在机架7上;太阳轮1两边对称,均依次布置有中间轮2和行星轮3;且两个中间轮2和两个行星轮3的旋转中心固定在行星架4上,两个栽植臂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行星轮3上,两个秧针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栽植臂5的前部;中间轮2分别和太阳轮1和行星轮3共轭,中间轮2和太阳轮1啮合,同时又和行星轮3啮合;当行星架4绕太阳轮1的转动中心O1匀速转动时,行星轮3随行星架4也绕O1匀速转动;相对于行星架4,在太阳轮1和中间轮2、中间轮2和行星轮3两对非圆齿轮副的作用下,行星轮3绕O3非匀速转动。所以,行星轮3的运动是由绕O1匀速转动和绕O3非匀速转动复合而成,与行星轮3固连的栽植臂5和秧针6的运动也是复合运动,从而形成能够满足农艺要求的插秧轨迹和插秧姿态。此外节曲线变化多样性也有了显著提高,使得推秧插植后产生的插植穴口较小,插植秧苗的倒秧和漂秧现象明显减少,伤秧少。
如图2所示,太阳轮1的节曲线是由两段等长轴、不等短轴的椭圆弧曲线ACB8和椭圆弧曲线ADB9构成,两种曲线光滑连接,且各占据180°的圆心角。
现将椭圆-椭圆节曲线齿轮行星系旋转式分插机构和椭圆节曲线齿轮行星系旋转式分插机构应用于高速插秧机,并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试验地点为萧山金牛农机合作社,试验地块的面积为30m2,泥碎田平,泥脚深度150mm,采用秧盘育秧,盘土不松散,秧针盘结,秧苗平均高度为150mm,叶龄3~4片,秧盘宽度为300mm,土层厚19~21mm,土壤含水率50%。试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田间对比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8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