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涡轮液力变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5470.4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4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47/06 | 分类号: | F16H47/06;F16H41/22;F16H4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液力变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有四个涡轮的液力变矩器,适用于负载变化大而且负载变化频繁的机械,属于机械传动领域。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是自动挡汽车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的连接部件,它主要的作用是传递转速和扭矩,还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之间的连接成为非刚性的,以方便自动变速箱自动换挡。但现有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只在中等和较高转速比范围内具有较高效率,有些机械负载变化大,而且变化频繁,当负载变小时,液力变矩器有很高的转速比,但此时获得的效率较低,换挡频繁。综上所述,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在机械负载变化大而且频繁的工况下,实现高效率的转速范围还不够,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变矩范围和更宽的高效率范围的液力变矩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四涡轮液力变矩器,是由液力变矩器输入轴、液力变矩器输出轴、泵轮、第一涡轮、第二涡轮、第三涡轮、第四涡轮、导轮、第一涡轮轴、第二涡轮轴、第三涡轮轴、第四涡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一单向离合器、第二单向离合器、第三单向离合器、第四单向离合器、花键组成的。第一涡轮、第二涡轮、第三涡轮、第四涡轮从靠近泵轮到远离泵轮依次排列,涡轮叶片的大小依次增大,涡轮叶片角度依次增大,由于泵轮旋转速度改变,泵轮流来的工作液的流速和偏转方向不同,冲击到不同的涡轮叶片上,由于涡轮叶片的大小依次增大,涡轮传递的转矩相应增大。第一涡轮安装在第一涡轮轴上,在第一涡轮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构成第一减速齿轮,第五齿轮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与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连接。第二涡轮安装在第二涡轮轴上,第二涡轮轴套在第一涡轮轴外侧,在第二涡轮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构成第二减速齿轮,第六齿轮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与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连接。第三涡轮安装在第三涡轮轴上,第三涡轮轴套在第一涡轮轴、第二涡轮轴外侧,在第三涡轮轴上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构成第三加速齿轮,第七齿轮通过第三单向离合器与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连接。第四涡轮安装在第四涡轮轴上,第四涡轮轴套在第一涡轮轴、第二涡轮轴、第三涡轮轴外侧,在第四涡轮轴上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构成第四加速齿轮,第八齿轮通过花键与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连接。导轮通过第四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导轮固定套管上。
本实用新型比较现有技术的优点:
1、第三涡轮、第四涡轮与液力变矩器输出轴之间采用加速齿轮连接,使液力变矩器在低工况下,获得高的转速比,扩大了液力变矩器的转矩范围,同时减少了换挡次数。
2、第一涡轮、第二涡轮、第三涡轮与液力变矩器输出轴之间用单向离合器相连。随着转速比的不断增大,当第一涡轮传递的力矩逐渐变为零然后改变方向时,第一单向离合器松开,第一涡轮不再向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输出转矩。转速比增大到一定值时,第二涡轮传递的力矩逐渐变为零然后改变方向,第二单向离合器松开,第二涡轮不再向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输出转矩。当转速比继续增大时,第三单向离合器松开,第三涡轮不再向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输出转矩,只剩下第四涡轮向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输出转矩。有效地扩大了液力变矩器的转矩范围,提高了液力变矩器在高转速比下的效率。
3、导轮通过第四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导轮固定套管上,当涡轮转速较低时,涡轮出口处液流冲击在导轮叶片的凹面上,第四单向离合器锁止,液力变矩器起增大扭矩作用,当涡轮转速升高到一定程度,液力变矩器对导轮的冲击力反向,第四单向离合器松开,液力变矩器转入耦合器的工作状况,提高了液力变矩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四涡轮液力变矩器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液力变矩器输入轴;2—液力变矩器输出轴;3—泵轮;4—第一涡轮; 5—第二涡轮;6—第三涡轮;7—第四涡轮;8—导轮;9—第四单向离合器;10—导轮固定套管;11—第四齿轮;12—第三齿轮;13—第二齿轮;14—第一齿轮;15—第一涡轮轴;16—第二涡轮轴;17—第三涡轮轴;18—第四涡轮轴;19—花键;20—第三单向离合器;21—第二单向离合器;22—第一单向离合器;23—第八齿轮;24—第七齿轮;25—第六齿轮;26—第五齿轮。
下面结合实例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5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结构柔轮
- 下一篇:一种三面翻盒体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