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醇类燃料发动机的冷启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7745.1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志焱 |
主分类号: | F02D19/06 | 分类号: | F02D19/06;F02D41/06;F02M21/02;F02M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436035 湖北省鄂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发动机 冷启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醇类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醇类燃料发动机的冷启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甲醇能源是汽车能源的最佳替代品,但汽车燃烧甲醇在目前的技术前提下,还没有得到很大的推广,因为甲醇燃点低,低温时,单烧甲醇不容易着火,发动机启动困难,所以左导致甲醇汽车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冷启动是甲醇汽车的发展障碍,因此解决甲醇汽车的冷启动是重中之重。
目前解决醇类燃料发动机的冷启动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在醇类燃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汽油和添加剂。但是汽油和添加剂的加入可造成原油箱里杂质堵塞油管,使汽车燃烧不充分,再是改变了油的品质,造成很多的化学反应。另外添加剂成本高,配比复杂,长期储存容易分成变质等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增加一套汽油冷启动装置,安放在进气歧管里。把汽油提前输送到发动机里,但它不能够长期喷油,否则就把缸塞了,再者它不能使发动机长时间达到稳定的转速,这样对发动机、启动机、电瓶、汽缸等造成损害,还会从进气歧管里回火,造成车辆着火的事故,已有先例。从进气歧管里回火造成车辆燃烧了的有很多报道。
三、采用电加热的行式进行燃油分配器加热,采用加热的行式来启动,这种方式并不能把发动机预热,只能把油轨里的燃油加热,但它完全起不到冷启动的效果,再者加热时间长,对电瓶里的电量消耗很大、时间长些把电瓶里的电用完了。反而没有电来启动发动机了,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很多车用了后就都不用了。
四、增加法兰安装成双轨双喷,利用汽油来启动。增加法兰安装喷油嘴,把车辆改装成双轨双喷式的这种方式,是目前最先进的冷启动装置,但存在很多复杂问题,很多汽车发动机上间隙很小不能增加法兰,车型多,法兰配置难,成本高,使用双轨双喷接头多,无形增加燃油泄漏的风险,再者他要改动发动机,在发动机上安装一个法兰,再加上一套油轨,把发动机前盖和进歧气管要全部拆开。用户对改动发为动机存在怀疑的态度,在此用户很难接受它。导致该项技术不能得到全面推广。
因此,亟需解决醇类双燃料发动机的冷启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醇类燃料发动机的冷启动系统,采用二进一出的油口快接设计的油轨,能快速地将油轨里的醇类燃料转换成汽油,采用单烧汽油进行车辆启动,从而彻底解决醇类燃料汽车冷启动的世界难题。解决了醇类燃料发动机的冷启动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醇类燃料发动机的冷启动系统,包括醇类燃料供应系统、冷启动辅助燃料供应系统、油轨以及控制系统;冷启动辅助燃料供应系统与油轨的一端口连通,所述醇类燃料供应系统包括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的出口和回油管路的入口均与油轨的另一端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醇类燃料供应系统或者冷启动辅助燃料供应系统的开启,以及控制在开启冷启动辅助燃料供应系统时,醇类燃料供应系统中回油管路的延时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三通,所述进油管路的出口和回油管路的入口通过所述三通均与油轨的另一端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油轨与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连通的端部为具有两个开口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醇类燃料供应系统包括油箱Ⅰ、醇类油泵、进油管路、回油管路以及单向阀Ⅰ,所述醇类油泵固定在油箱Ⅰ内,所述进油管路的入口与醇类油泵连接,所述回油管路的出口与油箱Ⅰ连通,所述单向阀Ⅰ连接在进油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启动辅助燃料供应系统包括汽油油箱、汽油油泵、单向阀Ⅱ以及供油管路,所述汽油油泵固定在汽油油箱内,所述供油管路的入口与汽油油泵连接,供油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油轨的一端连通,所述单向阀Ⅱ连接在供油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器、电磁阀以及延时断电器,所述电子控制器分别与醇类油泵、汽油油泵和电磁阀连接,在电子控制器与电磁阀连接的线路上接入所述延时断电器,所述电磁阀连接在醇类燃料供应系统的回油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志焱,未经谢志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7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