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屏及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7265.5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雷鹏;宋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4M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8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及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按键贴膜的触摸屏。
背景技术
一般触摸屏手机屏幕下方都会设置有按键,如home键、返回键等,用以提高手机的操作性能。触摸屏按键图标上通常需要一定的发光效果,便于夜间操作。因此在按键图标的位置常常采用一层有雾化效果的油墨对按键区域进行遮蔽,避免从屏幕上看到手机内部结构的同时不会影响按键区域的发光效果。
对于这部分结构的处理,现有触摸屏中常采用的结构方式如图1-3所示,玻璃盖板101的背面非显示区域覆盖有遮盖油墨层102,在遮盖油墨层102上设置有按键区103,按键图形107形成在按键区103内,遮盖油墨层102上与按键区103对应位置处覆盖有按键油墨层104。按键油墨层104用于雾化按键区103,达到镂空区半透的效果。按键油墨层104可以选择有雾化效果的透光树脂油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在按键区103上方。同时,由于遮盖层通常由多个层叠合而成,厚度能至20um~30um,所以按键区103会呈现出凹陷,在这种情况下把按键油墨层104涂覆上去之后,易在边角处形成真空气团,导致玻璃盖板101与触控感应层105组装时在按键区103周围形成气泡,从而造成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触摸屏玻璃盖板上的按键区周围易出现气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包括:
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和按键区,所述玻璃盖板上设置有遮盖油墨层,所述玻璃盖板的非显示区域由遮盖油墨层形成;
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用于产生触摸信号;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玻璃盖板上,所述触控感应层至少覆盖玻璃盖板的显示区和按键区;所述触控感应层上设置有按键贴膜;所述按键贴膜遮盖对应的按键区。
优选情况下,所述按键贴膜包括透明基板和分别形成在透明基板两面的按键油墨层和第一透明光学胶层,所述第一透明光学层与遮盖油墨层连接;所述触控感应层的面积小于玻璃盖板的面积,且所述按键贴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触控感应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油墨层提前印刷在透明基板上,并在透明基板的另一面形成第一透明光学胶层,由此形成按键贴膜。按键贴膜可以直接粘结贴附在触控感应层上,大小及位置应完全覆盖住玻璃盖板上的按键区,实现手机按键区透光,同时遮蔽内部结构的作用。由于按键贴膜位于触控感应层上,避开了按键区与遮盖油墨层形成的凹凸部,按键贴膜可以平整地覆于触控感应层上,有效避免了气泡的产生。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当有贴膜不良时,可以非常方便的撕开贴膜,简单清洁处理之后,又可重新贴附一片按键贴膜,使得整个触摸屏返修十分方便,避免了整张玻璃盖板的报废和复杂的清洗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情况下,所述按键贴膜的厚度小于100μm。
优选情况下,所述按键贴膜油墨层厚度为5-10μm。
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一透明光学层厚度小于50μm。
优选情况下,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小于30μm。
优选情况下,所述透明基板为PET或PC膜中的一种。
优选情况下,所述按键贴膜的上边沿到玻璃盖板显示区下边沿的距离大于3mm。
优选情况下,所述玻璃盖板上还设置有按键图形,所述按键贴膜完全覆盖按键图形。
优选情况下,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玻璃基板和形成在玻璃基板上的感应电极层,所述感应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二透明光学胶层,所述第二透明光学胶层与玻璃盖板连接。
优选情况下,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第一有机薄膜层和第二有机薄膜层,以及分别形成在第一有机薄膜层和第二有机薄膜层上的第一感应电极层和第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二透明光学胶层,所述第二透明光学胶层与玻璃盖板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三透明光学胶层,所述第三透明光学胶层与第一有机薄膜层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摸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触摸屏玻璃盖板正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触摸屏玻璃盖板背面示意图;
图3为现有触摸屏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Z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玻璃盖板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7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