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学习型红外模块的智能家居集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3921.4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施剑波;赵玉峰;姜福建;陈红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万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学习 红外 模块 智能家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学习型红外模块的智能家居集控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是未来信息化生活的发展方向,也能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
就目前而言,家庭智能化的改造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的财力、物力。现有智能家居情况是:1、分散,各个子系统难以融合,需要单独改装;2、昂贵,组装成本高、对原有家电有损害、高风险、无维护;3、不适用,往往是功能看似齐全但是上手很难;4、通用性差,对每种不同型号的家电进行整合时需要大幅度的修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学习型红外模块的智能家居集控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智能家居存在的分散、昂贵以及通用性差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学习型红外模块的智能家居集控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红外学习模块、单片机、红外发射模块以及智能网关单元,所述智能网关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内部接口以及外部接口,所述微处理器内设置有32 位的 ARM 嵌入式处理器,该ARM 嵌入式处理器分别与复数个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连接,所述内部接口由连接到不同家电设备的 I/O 接口、RS-232 接口、RS-485 接口、USB 接口、以及以太网接口组成;所述外部接口包括红外接口以及插设于该红外接口上的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由依次电连接的信号产生电路、频率调制电路、驱动电路及红外线发射器件组成,其中信号产生电路的使能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由依次电连接的红外线接收器件、前置放大电路、信号解调电路、指令检测电路组成,所述指令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ARM 嵌入式处理器的使能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学习模块包括红外学习型 IC、EEPROM、学习控制按键、红外学习电路以及按键集成模块,所述 EEPROM、学习控制按键、红外学习电路和按键集成模块分别与红外学习型 IC 相连接,所述按键集成模块包括电视按键模块、空调按键模块和其他设备按键模块,所述电视按键模块、空调按键模块和其他设备按键模块的按键相互串接并连接至红外学习型 IC 的 IO 口。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所述红外学习模块,利用其学习对应家电遥控器的信号来实现现有家电的整合, 这种整合方法与现有的对每台家电单独进行智能化模块的安装方案相比较,具有易整合、成本低、通用性强、不破坏家电、改造幅度小、改造速度快等优点,并容易对大部分家庭进行推广、使用。并且通过利用智能网关单元来进行矩阵输出,不仅安装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布线,而且适用广泛,可以极大地拓宽了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能力和使用功能。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上述智能网关单元上设置多种接口,可以满足各种形式的有线数据或无线数据的交换,极大地拓宽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和适用场合,使得所述智能网关单元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家电设备以及连接到不同的网络,实现多功能多形式的智能家居控制,极大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
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红外学习模块设计合理、性能强大,据本申请人多出测试,只要学习一次,所述红外学习模块便能够直接对所学习过的电器进行相应的控制,布线简便,操作起来快速有效,按键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万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万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