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番茄采收机茎秆输送皮带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8890.3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辉;袁军海;赵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B65G4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番茄 采收 机茎秆 输送 皮带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番茄采收机技术领域,是一种番茄采收机茎秆输送皮带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MTS采收机大都采用一组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连接在其之间的茎秆传送皮带作为茎杆输送装置,并在该下方设有果实输送带,其在采收过程中将先把果实和茎秆一起拔起,然后使其通过茎杆输送装置,并由振动拨指配合将果实和茎秆分离,在该过程中,部分果实将透过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茎秆传送皮带落在其下方的果实输送带,还会有部分果实将夹杂在茎秆中随茎秆一起输出。此采收过程中,茎秆会裹带较多果实,造成严重浪费,还会影响自种地单产以及合作机采面积落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番茄采收机茎秆输送皮带传送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茎杆输送装置存在的茎秆会裹带较多果实,造成严重浪费,还会影响自种地单产以及合作机采面积落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番茄采收机茎秆输送皮带传送装置,包括安装架、附加动力输出装置、左主轴、左主动轮、左从轴、左从动轮、左茎秆传送皮带、右主轴、右主动轮、右从轴、右从动轮和右茎秆传送皮带;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附加动力输出装置、左主轴、左从轴、右从轴和右主轴,附加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左主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左主轴位于左从轴的左部上方,右主轴位于右从轴的右部上方,左从轴位于右从轴的正左方或左部上方;左主轴和左从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主动轮和左从动轮,左主动轮和左从动轮之间连接有左茎秆传送皮带;右主轴和右从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右主动轮和右从动轮,右主动轮和右从动轮之间连接有右茎秆传送皮带。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左茎秆传送皮带可包括前支撑皮带、后支撑皮带和皮带连杆,前支撑皮带和后支撑皮带分别包覆在左主动轮和左从动轮外侧的前后两端,前支撑皮带和后支撑皮带之间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皮带连杆;右茎秆传送皮带与左茎秆传送皮带的结构相同。
上述对应前支撑皮带和后支撑皮带之间的中部位置上可设有加强皮带,加强皮带包覆在左主动轮和左从动轮外侧的中部,且与对应的各个皮带连杆的中部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左主动轮可包括前支撑圈、后支撑圈和动轮连杆,前支撑圈和后支撑圈分别位于左主轴的前后两侧,前支撑圈和后支撑圈之间沿圆周间隔分布有动轮连杆;左从动轮、右从动轮和右主动轮均与左主动轮的结构相同。
上述附加动力输出装置可包括液压马达和减速箱,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的传动输入轴连接在一起,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与左主轴连接在一起。
上述左从轴与右从轴之间的水平间距可为30cm到45cm之间。
上述左从轴与右从轴之间的水平间距可为40cm。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增设一组主动轮与从动轮及其相应传输皮带,使茎秆的传输形成间断的过程,从而便于大量被振动拨指打散而与茎秆分离的果实透过该间断处落在果实输送带上,由此可有效解决茎秆会裹带较多果实的问题,并大大减少茎秆对果实的裹带,减少采收过程中的浪费,增加自种地单产,便于合作机采面积落实。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左茎秆传送皮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的左主动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安装架,2为左主轴,3为左主动轮,4为左从轴,5为左从动轮,6为左茎秆传送皮带,7为右主轴,8为右主动轮,9为右从轴,10为右从动轮,11为右茎秆传送皮带,12为前支撑皮带,13为后支撑皮带,14为皮带连杆,15为前支撑圈,16后支撑圈为,17为动轮连杆,18为加强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8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球架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火灾探测及灭火功能的室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