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总成放油用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7029.7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8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总成 放油用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总成放油用吊具。
背景技术
变速器试车时会加入润滑油,试车结束后需要放出,但现有技术中经过一次放油后由于润滑油具有粘度,所以对于粘附在齿轮、壳体内腔等表面上的残留油难以在很短时间内一次完全放完,所以必须要进行二次放油。变速器总成内部残留试车油,不但造成成本浪费,也会对加注的干净润滑油带来污染,从而影响变速箱齿轮润滑效果和寿命。如何快速、方便、彻底地将残油排放出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我们对变速器总成进行二次放油实验,统计12档平均放油量为450ml,一般试车油每桶规格为200L,2300元/桶,经计算,即11.5元/L(试车油密度为0.872kg/L,13.2元/kg),则每台12档通过二次放油可节约5.2元。但是目前二次放油存在的难点如下:
1、目前现场总成仅有两个吊耳,只能采用两点吊装,该结构不稳,放油姿态不合适,无法将放油口置于最低点;
2、如果采用三点吊装,首先第三点吊装的合适位置很难确定,且难以直接安装普通吊钩进行起吊,但是增加吊耳对总成装配工艺改变大,增加了操作动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放油迅速彻底的变速器总成放油用吊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设置有两组配套的吊耳和第二吊钩的变速器总成,所述变速器总成上带有毛坯壁,毛坯壁上安装有销子,销子上连接卡紧毛坯壁并对变速器总成进行起吊的卡槽挂钩,卡槽挂钩上侧连接竖直的第一吊钩,并和两组配套的吊耳和第二吊钩形成三点起吊结构,使变速器总成的放油口位于变速器总成的最低点。
所述卡槽挂钩为水平的U形结构,其中U形结构的一侧直臂为卡槽挂钩用于连接销子的挂钩部分,剩余的拐角臂为夹梁,挂钩部分和夹梁连接形成卡槽挂钩用于卡紧毛坯壁的卡槽部分;所述挂钩部分和夹梁相接的部位连接第一吊钩。
所述夹梁包括横梁和纵梁,横梁和纵梁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卡槽部分的尺寸的调节螺钉,卡槽部分通过挂钩部分和调节螺钉卡紧毛坯壁。
所述挂钩部分为开口向上的半圆弧形。
所述挂钩部分和夹梁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夹梁的厚度小于挂钩部分的厚度,且两者上侧齐平。
所述第一吊钩在起吊时连接合成纤维吊绳。
所述卡槽挂钩和第一吊钩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槽挂钩连接在变速器的销子上,并卡紧毛坯壁,结构安全可靠,防止起吊时滑脱;并通过变速器总成上设置的两组配套的吊耳和第二吊钩,形成三点起吊结构,结构稳定,同时不改变变速器总成的装配工艺和现场操作流程,无多余操作动作,即可使放油口位于最低点,放油迅速方便彻底。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挂钩部分和卡槽部分组成卡槽挂钩,挂装和卡接均方便迅速,有效避免滑脱,防止对变速器总成造成损害。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螺钉,能够根据实际变速器总成上的毛坯壁处外形变化,方便快速调整卡槽部分的尺寸,有效保证卡紧,使用灵活。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挂钩部分设置为开口向上的半圆弧形,挂装方便,有效挂接,节约成本。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挂钩部分和夹梁为一体式连接,结构稳固。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合成纤维吊绳,强度高,重量轻,长度精确,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具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具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具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吊具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吊具的整体装配图;
图6是图5卡槽挂钩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第一吊钩;2-紧固螺母;3-挂钩部分;4-调节螺钉;5-销子;6-毛坯壁;7-夹梁;8-卡槽挂钩;9-吊绳;10-第二吊钩;11-吊耳;12-放油口;13-接油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7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椎治疗推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驱动式上半身多轴按摩设施